第466章 区别(2 / 2)
“别想太多,丫头,”赵御医乘机把包子塞进她的手里,“吃吧,这是多出来的。”
张御医按了按自己干瘪的肚子,想起赵御医以往的所作所为,算了惹不起惹不起。
纪五福只得接了过来,小小地斯文地咬了一口,因为消瘦而显得更大的双眼眨也不眨地望着张御医。
张御医被她这模样萌到了,也不再卖什么关子,将“瘟”与“疫”的区别告诉她,满足她的好奇心。
…
…
“瘟”字,由“疒”与“昷”组成,而“皿”上是一个“囚”字,已经很形象地告诉大家,这种疾病是怎么来的。
(繁体字的“温”是这样的“温”,所以古时候,皿上面的是“囚”而不是“日”啦。)
“蛊”乃“皿”中“虫”,“昷”乃“皿”中“囚”。
甲骨文中,“昷”字的上半部分“囚”字,是一个“人”有气无力地站着,旁边围绕着四点热气,看起来更像一个“炎”字。而下半部分则画了一个器皿的模样。
所以,“昷”之所以形成,原因之一便是因为温暖与炎热。
温暖,可滋生催生霉菌,所以夏天的食物,比冬天的更容易变馊。
而馊掉的食物,会发臭,会生出蛆子来。所以,“瘟”多数是自身变质原因导致。
那么另一个原因是什么?“皿”上为何是“囚”而不是“人”?
被“囚”住的人,是无法活动,还是不愿意活动?
纪五福想明白了,“所以,平日里一动不动不爱活动的人容易身体变差,对吗?”
张御医颔首:“嗯,这便是“瘟”字的由来。”
纪五福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那疫呢?”
“你先把包子吃完。”这姑娘,一听入迷了就会忘了吃东西,每每让他……莫名很自豪啊。
纪五福三口两口把那包子吃了,赵御医递过来一杯茶,她急着听“疫”字的由来,便接了过来一口气喝了好几口。
赵御医笑眯了双眼,想了想,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颗珍藏了许久的橘子糖,又递了过去。
纪五福果然看也不看地接过去吃了。
原来是这样啊……想起自己屋子里那本蒙了尘的山海经,他终于找到了成功喂养这个小姑娘的窍门。
疫,由“疒”与“殳”组合而成。
张御医卖了个关子,“丫头,你可知,这个“殳”字又是啥意思?”
纪五福道:“我知道,那是一种竹制的兵器。”
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
“这个字其实挺有意思,”反正能治骨瘟的药方写不出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他对这好学的孩子自然便多了两分耐性。
他在纸上写了个“殳”字,“你说,它能组合成什么字?”
纪五福思索片刻,提笔在他的“殳”字下方空白处,端端正正地写了几个字。
殴,毁,杀,殁。
看着这四个戾气横生又笔画零散的字,张御医本来神采飞扬的眸光瞬间黯淡下去,久久无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