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名师(1 / 2)
此一战,本就受了疫病影响而军心动摇的曹军,加上曹操误杀了经验丰富的水师都督,在战术上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因此损失很大。
更可怕的是,不知为何,军中暗有流言四起,说前段时间随三公子去追杀敌军的虎豹骑,都莫名其妙死于非命,而江陵城中的探子带回来的消息,内容更是令襄阳城中的人震惊。
秋冬时节的时疫,襄阳城内军队和百姓中都有大规模泛滥爆发的趋势,可是同样是荆州重镇,不远处的南郡江陵城和紧邻东吴的江夏,却是并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
南郡军民口口相传的那位天机之子,在襄阳城中却仿佛成了禁忌一般,任何人都不被允许说出。
可人性啊,本就是多疑的,襄阳城中对于这种流言越是打击,就有军民百姓们更加笃定这个传闻是真的。
再加上前些日子与江东水军开战,大战不力,损兵折将,本来是得意满要扫平江南的北方军士们,渐渐在心中起了畏战之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很多的兵士们也不过是这里吃不饱饭,被迫从军的普通百姓。
这世上敢于逆天而行的人,又有几个?
他们担心,如果那刘皇叔手下的人真的是所谓的天机之子,自己如今跟随曹丞相南下,到底是平定天下?还是助纣为虐?
会不会因为违抗上天的旨意,和深得民心的明主仁君对抗,而遭到什么天谴或者报应,就像此时襄阳城内大规模爆发的疫情。
不过,要说这些流言都是谁散布的,少将军表示,他只是把南郡城中百姓对他的赞扬,还有那些已经存在的传闻,稍微加工了一下,要说宣传到襄阳城中,估计还要感谢曹操派到他们这边的那些细作,要不是这群人帮忙,他还担心怎么把这消息传递给襄阳中的百姓呢。
此时局势已经和当初长坂坡当阳兵败后的情况不同,他们三方很有可能不会像历史上那个样子,在赤壁决战。
而之后的华容道,争夺南郡,收取荆州南部四郡,这一系列的战事都会受到影响。
虽然依旧会采取火攻这样的战法,但不知道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一场大火就烧光对方八十多万敌军。
其实如果不像赤壁之战那样也好,毕竟无论敌军还是己方,每个征战的将领和士兵,其实都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和儿女的父亲。
火攻的话,毕竟损失太大了,虽然能重创敌军,让曹操几年之内不敢南下,但若是能想个办法,依照他们如今手里有的优势,采取一条更有效而损失更少的作战计划,那肯定是更好的。
要说起这件事,就是左将军前段日子和自家小狐狸谈心的时候,两人提到的。
彼时关二爷,已经前去江夏,赵子龙又被吩咐着接应东吴归来的诸葛军师,而三将军张翼德在南郡军中坐镇,于他们而言,比起历史上只在油江口公安驻扎,是城坚将强,兵马粮草充沛。
为了帮小孩更好地处理之前在战场上留下的心理阴影,老父亲陪着自家少将军一同去祭奠了阵亡将士,又新组了狼骑千人营队。
之后,左将军也不顾全军主将的身份,盘膝盖坐在将士们中间,和大家一起抬头看着将台上的儿子,发表着安抚亡者的悼词以及振奋人心的演讲,脸上带着满满的欣慰和自豪。
一身玄衣轻甲的小狐狸,身后是他的那件绛红色的披风,带着少年人独有的热血和真挚,说着那些和他一起练习过好多次的语句。
双眸之中没有了之前的偏执,而心底那份折磨了小孩好久的愧疚,也终于在告慰阵亡将士祭奠典礼上,被一同埋葬。
演讲过后,心情好了很多的小孩和他分析着这段时间曹军没有大规模派兵来江陵攻城的原因。
其实这件事情,他们和徐元直讨论过,除了因为北方将士多有疫病,军心不稳的原因,几人还探讨了最近常看的一部兵法,认为曹操这采取的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派了各种各样的细作来城内,而不是选择强攻城防坚实的南郡,是因为自己以为没有到不得已的时候。
孙子兵法有言,所谓,“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作为进攻方,尤其还是进攻江陵这样一座大城,如果像此时的曹军,没有天时地利等因素,还自身存在人和的问题,哪怕手下的兵士再多,也是冒着战争中的进攻方风险,还有可能会损失惨重而不得一城。
曹丞相征战北方,破黄巾,灭袁术,剿吕布,败袁绍,而后平定乌桓,一统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