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初唐闲公子 > 第147章 近代骑兵(上)

第147章 近代骑兵(上)(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朕才不当NPC  重生之纯阳  最强神农  重生空间之锦绣年华  奥特曼之王者风范  全球荒岛时代:只有我有系统  这个模版,去当英雄多少有点亏了  孽缘难逃:神君,别缠我  男神,请克制!  神仙捕头 

蒙古人同样是这段气候适宜期的得益者。2012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成吉思汗旧都附近的古代树木样本指出,蒙古高原的气候在11世纪初期“可能进入千年以来最温暖、潮湿的一页”,蒙古人的人口也在随后一两百年间有了爆炸式的增长。这就为成吉思汗的扩张提供了他的祖先们所不具有的充足人力。

蒙古草原上出现了水草丰美、遍地牛羊的景象。一名蒙古骑士可以配备十匹战马,迁徙中的蒙古部落有成千上万的牛羊随行。新生的蒙古帝国得到了充足的物力,他们不但有了丰富的食品,还可以用牲畜交换更多的兵器和生活用品。

在气候的恶劣时期,成吉思汗将蒙古人统一到了他的麾下,到了气候适宜的时期,他可以借助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发动大规模扩张了。当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时,他留下了一个堪称庞大的帝国。

成吉思汗的子孙们继承了他的遗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又发动了两次西征,兵锋遍及大半个欧亚大陆,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创造了游牧文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

但是,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曾在三次战役中击败蒙古远征军,从而阻挡了蒙古帝国进入埃及建立欧亚非三大洲的梦想。只是到了近代,战无不胜的马穆鲁克骑兵被拿破仑的军队击败。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拿破仑的炮兵和步兵主力数次粉碎了马木鲁克骑兵的大规模冲锋,拿破仑的骑兵也在追击战和前沿遭遇战中和马木鲁克骑兵交过手。其中有一次,600名马木鲁克骑兵歼灭了法军的3个骑兵连(300余人);另一次,900名法国骑兵冲锋,将数千名土耳其-马木鲁克联军赶入大海。

拿破仑曾在一则日记中描述过马木鲁克骑兵与法国骑兵之间的战斗情形:“两个马木鲁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鲁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00个马木鲁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鲁克兵。”

这支马穆鲁克骑兵为什么在拿破仑的法国骑兵面前折戈呢?因为当时的法国骑兵是近代骑兵。法国骑兵的总体纪律战胜了马穆鲁克骑兵的个人勇武,越是小规模的战斗中,个人勇武就越重要,越是大规模的作战,集体纪律就越居主导性。

近代的军队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就是绝对严明的纪律,这一纪律的效果很快便被应用到了骑兵身上。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内战,鲁伯特亲王明令禁止手下的骑兵开枪,让他们排成整齐密集的队列,先是慢跑,然后逐渐加速到大步,最后飞驰着冲向敌人,用冲击力而非用火力去发挥骑兵应有的功效。

着名的克伦威尔“铁骑军”在训练和纪律上比鲁伯特亲王的骑兵更进一步,是新式骑兵的典范。铁骑军身披胸甲,手持长剑,有时还带有一柄战斧,他们的名称并非由于是否身披铁甲,而是由于他们的纪律像铁一般坚强。

铁骑军中的骑兵在个人的骑术和武艺方面并非旧骑士的对手,但他们能在严明纪律的约束下整齐划一的行动,集体冲锋时时刻保持马挨着马,肩并着肩,就像一堵快速移动的“铁墙”。这堵铁墙时刻保持着集体力量,避免散阵后各自为战的混乱厮杀,所以整体战斗力要远远大于旧骑士的军队。在奔跑冲锋中保持密集队列,是比个人马背武艺要高难得多的整体战术行为,近代军制下科学系统的大强度训练是其出现的基石。

俄国的军事观察家观察了奥地利与亚洲的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战争,发现双方骑兵白刃战时,总是会出现一把土耳其弯刀同时面对2~3把奥地利骑兵剑的局面,土耳其骑兵以优良的武技硬拼奥地利骑兵团结的纪律,结果总是被毫无悬念的击溃。而奥地利的骑兵即使在冲散了土耳其人之后也依然能够保持整齐队列,始终集体作战。

随后他向沙皇建议到:“奥地利对于土耳其军队的最大优势莫过于他们的胸甲骑兵,这一兵种令所有土耳其人闻风丧胆,我国也应该引入这一兵种的训练方式。”土耳其是传统的骑兵强国之一,在18世纪和西欧国家的战争中,其传统骑兵却成了最大的劣势,优良的土耳其骑手们竟然总是被不擅骑术的西欧骑兵打败,表明骑兵的进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纪律比骑术更重要的时代。

卡宾枪和手枪的普及逐渐带来了弊端,18世纪的欧洲指挥官们发现骑兵越来越容易对火枪产生依赖,只有训练最精的骑兵团可以做到开枪的时候保持冲锋,而大多数的骑兵团一旦开枪,就影响了冲锋过程的连贯性,冲击力大打折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我长生五千年,历代皇帝心态崩了 三国:觉醒项羽武力,迎娶蔡文姬 女帝的近身假太监 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 兵圣龙帅 回到远古建华夏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见龙定鼎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