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战略变动(1 / 2)
御林军的车队进入原州古镇,这里的道路都铺上青石板,街上商铺、酒楼、客栈林立,来往的商人、马帮、骆驼络绎不绝,各种肤色的人种都有。慧君的马车在古镇最豪华的高平酒楼门口停下,唐志的家眷在这里定了一间独门小院,仆妇把屋子收拾干净,丫头崔秀英打来热水给慧君泡脚,赶这么远的路大家都累了,收拾干净吃罢晚饭都准备早早睡。第二天唐志准备带着慧君到处逛逛,没想到一张名刺投进来,有人要他去拜见。这个人是唐志最不愿意遇到的——青海西平郡王。
青海西平郡王诺曷钵,还有他的夫人弘化公主。他们大概是被朝廷召回的,真是冤家路窄,没想到在原州遇上了。再往前走大概还会遇到西吐谷浑王伏顺,这两人都是因为因为唐志的那篇野外拉练才被夺取国土,大概会把账算到唐志身上。自从唐志写出这么多策论,得罪的人可不少。
唐志不愿见他们,没想到他们竟然派使者来要见自己,没奈何,唐志只好硬着头皮去拜见这位大名鼎鼎的公主。
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之后,吐谷浑丞相密谋在祭山活动中,劫持诺曷钵和弘化公主投奔吐蕃。弘化公主得知后,并没有惊慌,飞身上马,带着诺曷钵一起带着少量亲兵,连夜向鄯城奔去。在鄯州刺史杜凤举的帮助下,一举粉碎了他们的阴谋,使得吐谷浑恢复安定局面。当然,接下来吐蕃冲下高原把他们的牛羊抢去大半。
这次公主指名要见自己,大概是听到什么风声。也确实是这样,要召回一个公主,肯定要经过宗正寺同意,消息不可避免地会传出去。事到如今,唐志也只好摆出一副死猪不怕怕开水烫的架势,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白搭。
诺曷钵住在驿站的独立阁楼,门口几个异族大汉威风凛凛,一看就是从高原上下来的。唐志在使者的引导下跨入大门,大厅端坐着诺曷钵两夫妻和一众仆从,诺曷钵是个40多岁的大汉,穿着裘袍,头上戴着的精致抹额上镶着一块蓝田玉,脸色不善,怒气冲冲地看着唐志。弘化公主30岁左右,穿着貂皮大氅,秀丽端庄,气质高贵。
唐志上前作揖:“御林军唐志拜见西平郡王和王后。”
弘化公主用冷冷的的眼光上下打量唐志,半天不吭声,大堂中气氛凝重,令人窒息。唐志低眉顺眼地站着,好像没有任何感觉。心里对于弘化公主营造的气势不屑一顾,怎么李家的娘们都喜欢玩这一套。
弘化公主见唐九郎无动于衷,有点尴尬,“我在鄯州就听说长安的唐九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会赚钱,又会练兵,几篇策论就把大唐朝野搞得鸡犬不宁,这不,我们两夫妻也成了苦命人,背井离乡。”
好大一顶帽子,唐志当然不敢戴,“公主说哪里话?国策自有圣人和王公大臣英明决断,哪里有小子什么事。都是以讹传讹,当不得真的。”
公主叹一口气,“唉,也是我们夫妻命苦,怨不得别人。不过回到长安,这日子可不好过,九郎有什么教我?”
唐志道:“有圣人在,没有让郡王委屈的道理。如果王后想弄几个闲钱,可以投资兴业公司的物流公司,听说他们想修一条长安至洛阳的大马路,这个肯定赚钱。”
公主点点头:“善财童子说的肯定没错,妾身在这多谢了。今后我这里有什么难处,九郎可得帮衬着点。”
唐志道:“郡王夫妇洪福齐天,我只有羡慕的份。今后但有差遣,尽管吩咐。”
公主道:“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行了,我就不耽误你休息了。到了河源,可要善待我们的族人。”
“小子铭记在心。”
唐志告辞出来,心里堵得慌,无端欠下一份大人情,这叫什么事!让你夫妻离开的可不是我,是你的皇兄,不敢到朝廷上闹,专门对着我来算什么本事,我好欺负啊!
652年1月初,薛仁贵来到鄯州府之后,除了改编当地的守备军和编练御林军之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拿出鄯州府的山川图册琢磨,对于鄯州形势有个全盘的了解。经过研究之后,最终发现自己和唐九郎制定的引蛇出洞的战略太保守。吐谷浑和羁縻12州这么广阔的土地,如果专门等着吐蕃上门出击就太被动了,而且战争对当地的部族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牧民也会离心离德。不如主动出击,在青藏边境就把来犯之敌给解决了。
最后薛仁贵瞄准了结古(今玉树市)这个小镇,这里是通往鄯州和松州的咽喉要道,卡在这里,吐蕃人就很难出西藏。而且现在吐蕃正在对阿里用兵,不可能派出大量的军队来和御林军争夺结古,这样御林军就可以在不需要大唐军队的情况下独自。现在禄东赞是摄政王,和其他大臣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他派出自己的部族军队,而被御林军重创的话,这将严重动摇他的地位,搞不好最后能引起吐蕃内乱。而御林军乘势可以把昌都拿下,把东南部的党项、白兰羌的领地全部接管,一直延伸到松州,最后和巴蜀连成一片,这个战果太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