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丝绸之路(2 / 2)
“泉州现在的产业不少,缺少专业的护卫队,你是不是赶紧派人过来。”
“也行,新兵训练也差不多了,我会派人过去。
两人正要深谈,此时演出开始了。
第一场开始就让人惊艳了一把,舞蹈、服装和舞姿美轮美奂,天衣飞扬、满壁风动、金壁辉煌、光华精明,观众仿佛置身在神奇的天国世界里。
慢慢随着故事的展开,莫高窟内、月牙泉边、大漠烽火、古代波斯等场景接连出现,英娘与神笔张、伊努斯等人的悲欢离合依然扣人心弦,整个舞台大气恢宏、精彩绝伦,让观众在审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进入剧情。带舞、剑舞、鼓舞、琵琶舞、盘上舞、霓裳羽衣舞、肚皮舞、宫廷舞等等,千姿百态,精彩纷呈。管弦乐、民乐相互融汇,极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穿透力和感染力,使全剧的音乐和舞蹈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其中最出彩的就是宝琴扮演的英娘,戏中英娘在不同场合身份有所变化,闺女、卖艺人、传艺老师、仙女、归侨、孝女、复仇者等等,但命运坎坷却不能改变她善良纯真的品性和自然质朴的情感。这些角色对于宝琴塑造人物形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宝琴姑娘不愧为一个天才演员,造型稳健飘逸,表演自然细腻,非常完美准确地演绎了英娘这个角色。在英娘卖艺的舞段,表现出被迫卖艺求生时忍辱负重的悲苦心境,与父相见时情感内敛、含蓄、压抑;反弹琵琶舞时英娘和父亲真挚的情感交流,英娘天真、甜美、欢快,充满了轻盈灵动的青春气息;从波斯回国途中,英娘手捧故土以及同父亲生离死别,感情起伏,气韵贯通,震撼心灵。
当然,最精彩的要数“千手观音”这段戏了,唐志把多臂菩萨换成千手观音,把春晚的“千手观音”搬进来了。
千手观音的形象是源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其中《大悲咒》和《发愿偈》就是来自这里。经文翻译本来是伽梵达摩,是西印度人,永徽年间翻译出来。可能现在还没有面世,不过不要紧,唐志先拿过来用。
唐志对千手观音的舞蹈和音乐也做了一些改动,演员手上不是带长指套,而是手拿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等法器,同时加进“经文念诵”、“大悲咒”、“发愿偈”等音乐,烘托出观音菩萨庄严宝相、神通广大、慈悲众生的形象。世间千手观音的雕像,常以四十二手象征千手,每一手中各有一眼,所以表演千手观音的常常是21人。
宝琴和20名队友身穿神圣而又富有色彩的金缕衣、露脐背心,加上鱼尾般的长裤,华丽而不夸张的头饰,优美的舞姿,曼妙的身姿,温暖、热烈,高贵、富丽的黄色,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祥和的编钟编磬、庄严的人声佛音、柔和的江南丝竹、加强的乐器声部、激昂的交响快板、最后慢板的佛音哼鸣,象征佛光的金光大拱门、充当小舞台的莲花座、金光璀璨的灯光,音乐和舞台布景烘托出妙相庄严的佛国世界。
金光闪闪的佛门下,由宝琴主演领舞的观世音菩萨一脸慈悲,眼神柔和,气质卓然。观音的身后,突然出现了数不清的美丽的手臂,如莲花盛开,如微波荡漾,如心瓣绽放。观世音菩萨慈悲怜悯,普渡众生,在极乐净土透过十万佛国世界,把慈悲和怜悯投向娑婆世界受苦受难的众生,于是倒驾慈航,救度有情,千手遍护众生,千眼遍观世间。
菩提树,参天立。枝繁叶茂,云蒸霞蔚。
树畔,碧池盈盈,一茎含苞金色莲花,晶莹的珠泪滚动其上。池水,倏地生了呼吸似,莲,也随之,片片,层层,叠叠,徐徐……
——终于盛放。
——终于袒露娇容。
——终于,由一个瞬间始,于红尘,电光火石地掀动一场惊艳!
此时作为背景的观音头像背后突然发出万道金光,如千手观音千只手臂舒展,千只纤手曼颤,千只慧眼闪烁,整个歌厅就如佛光普照的琉璃庄严净土,在场的观众不禁对观世音菩萨升起极大信心。这时诵经的声音响起:
“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随着经文的念诵,声音越来越大,震耳发聩,穿云裂石,群山共鸣,寰宇唱和。众生的神识也随着经文观音菩萨的千手舒展,扩展到无量世界,无边虚空,似要震碎这无量虚空的桎梏,直至观音菩萨神通大光明如来藏。
“哗!”在大厅和包厢有不少人泪流满脸,突然跪倒,顶礼膜拜,这样带动不少人跟着跪下,口诵观世音菩萨名号。
对于这种情况唐志早有意料,毕竟这里是大唐盛世,佛教自从玄奘法师归来深入人心,当年唐志从电视上看到千手观音的时候差点顶礼膜拜,更何况现在大唐人。所以他特别吩咐这些姑娘不要有任何慌乱,你们现在化身观音,观众对你们顶礼,就是顶礼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