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捉钱令史(下)(2 / 2)
魏忠贤死后,重新掌权的东林党立刻再次废除切身利益相关的工商税、海税。对中西部的旱灾置之不理;富庶东南的税收废除,却派军队到贫乱交加的西北旱灾区加赋、征税;对后金理想化的主和,不理解关外将士的疾苦……
于是一地鸡毛。
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历史是由不关心经济蔑视工商的儒家的文人写的。看这样的书我们能看出多少历史真实?我们在课本里还学习东林党人的对联。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要从书本看到真实,需要很大的智慧。
李治对于大唐的财政状况了如指掌,对媚娘道:“太宗皇帝灭东突厥,开疆万里,打了多少战,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府兵也需要钱来养着,朝廷也需要花钱。但是钱从哪里来?唐九郎常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人穷志短,财大气粗,话糙理不糙,大唐这个大家可不好当啊。长安试行摊丁入亩,人口增长了不少,推广到全国,应该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还有边关防卫,都是要钱。从古至今都强调军政分开,但是朝廷没有钱,要边疆将士自筹军费,军队怎么能不参与政务呢?”
唐九郎的讲课和讲话都有人专门记录,这是禅宗祖师的待遇。这个惯例是从禅宗六祖开始,当时六祖没有去北方讲法,他又是唯一拿到祖师衣钵的僧人,怎么办?最后唐中宗让人把惠能大师的讲话记录下来,送往北方,这就是《六祖坛经》的由来。后来在禅门形成一种惯例,祖师的讲话都有人记录,这是禅宗案例和高僧传的由来。
唐志的作用越来越大,慢慢在影响朝廷的大政方针,他的讲话最后送到李治这里,长期下来,他的思维方式和遣词酌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李治和一帮大臣,这是连唐志自己都没料到的。
武咪咪静静地听着,她毕竟刚出来不久,对于唐志的那套重商主义理论接触的不长时间,也没有深入思考。当初昭武商人康有义给她送来兴业公司的股份,她当时没当回事,出来之后才知道这个股份的分量,不过这些她都没跟李治说。现在兴业公司在一年之内成为大唐的一个巨无霸,真是不可思议。
武咪咪也知道捉钱令史的荒唐,当时很多朝廷重臣恨之入骨,但是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官员的俸禄从哪里来?
大唐政府没钱发俸禄,让各个衙门自负盈亏。每个单位设置九人,每人掌管五万钱,通过市场放贷来获得利息。为了防止资金流失,以及激发“捉钱令史”们还款付息的积极性,唐太宗下令捉钱令史必须实现盈利。他参考了市场利率,认为每年获得96%的回报是可能的,因此规定每个令史每个月,必须提供四千钱的利息。完不成任务的就要受到惩罚,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如果连续12个月都完成了任务,唐太宗会将他们纳入吏部候补,具备资格就可以转正,任命为实缺官职。
贞观之世,令史“大率人捉50贯以下,40贯以上,每月纳利四千,一岁凡输五万”,则年利率为100%。政府通过公廨钱制度,确实牟取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唐会要》载:国库支出5万本钱,经捉钱令史之手,即可在一年内翻一番,成为10万。所以,公廨本钱成为唐代财政重要收入。但这实际是唐朝纳资、卖官方式的变种而已。
这一举措虽然弥补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官员得到了一定的俸料补充,但却使大量商贾由此而步入仕途,不但与唐朝所奉行的“商贾之人不得入仕”的制度相悖,且造成整个官场的庸俗化。
褚遂良说他们:“惯于求利,苟得无耻,莫蹈廉隅,使其居职。从何而可,将来之弊,宜绝本想。”整个社会将充满铜臭气。
有了本钱和朝廷的指令,“捉钱令史”们就开始打着朝廷的旗号下海经商,与百姓交易。官员与百姓交易,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各自的法律地位也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百姓与官员交易,不能平等,百姓自然很不情愿,无奈官方势大权重,只得勉强顺从。
捉钱令史背着朝廷的高利贷,不赚钱是不行的,必须交易,必须赚钱,于是,强买强卖之风兴起,商品交换经济随之愈加衰败。
捉钱令史借助朝廷政策的势力,可以从民间弄到许多钱,也可以补授实缺官职。于是,“捉钱令史”就成为作官的捷径,引起传统科举仕进官员们的强烈愤慨。同时,也逐渐造成官吏冗多,如果每年有600多人需要升官的话,官僚系统如何能承受?
再有就是捉钱令史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特权,他们由所属诸司诸使给碟,免去杂差遣,徭役,如有过失犯罪,府县不敢劾治,须送本司本使科责,而本司本使则往往对他们包庇纵容,开脱罪责。
他们名义上经营“官本”,实际上“私钱”数额远远超过官本。他们假公济私,从中渔利,平民百姓不堪其扰。官钱户的特殊化,不仅危及社会秩序,对社会经济也起着破坏作用,成为唐代棘手的社会问题。
褚遂良上书皇帝,反对设置捉钱令史。他指出,京师有70多个官府衙门,现在设置600多位捉钱令史,一年以后都可以实授官职。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官员的位置都要被他们占满。朝廷学府培养的知识分子,地方挑选的知识分子,优中选优地择出品德高尚者来做官,还免不了有些人营私舞弊。现在使用捉钱令史,培养出这些逐利之徒,个个都给官职,如何得了。所以,千万不要给他们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