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南派舞狮(1 / 2)
唐志想把西欧这种宫廷生活方式带进大唐,他可以伪造一个法兰西王国,这些舞蹈就是法兰西宫廷舞,这也是为了以后表演莎士比亚戏曲做准备。既然潇湘馆准备走戏剧这条路,唐志没道理不把莎士比亚搬上舞台,而《丝绸之路》里的宫廷舞就是给大家启蒙和试水。《丝路花雨》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灵魂所在,1979年,甘肃省歌舞剧院的编导们开始深入敦煌,怀着对艺术的渴求和对敦煌文化的敬仰,长期研究莫高窟遗存下来的2000多尊彩塑和4万多平方米壁画。他们七进敦煌,披荆斩棘,不断从彩塑、壁画中寻找灵感。仔细学习、临摹经典壁画和雕塑中人物的造型舞姿、衣着配饰甚至每一个神态。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舞剧编导们终于发现了敦煌舞特有的S形曲线运动规律,开始了把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的历程。同时,主创团队们大胆尝试,把丝绸之路和敦煌的历史发掘出来融合到舞剧中,采用中国古典舞的节奏韵律,将静止的敦煌壁画编织成优雅灵动的舞姿,其中最为着名的有“反弹琵琶舞”和“千手观音”,至此《丝路花雨》诞生。
2000年雅典奥运会上一幕千手观音吸引了世界70亿人的眼球,观众为之沸腾。《丝路花雨》中她们只是其中的一个舞蹈元素,《丝路花雨》中还有“霓裳羽衣舞”、“波斯舞”、“盘上舞”、“反弹琵琶舞”、这些都能在敦煌壁画中找到原型,所以《丝路花雨》是中国舞蹈的杰出艺术代表。
敦煌舞通过各种千姿百态的舞姿,融入了丝路沿线国家民族舞蹈的特色和文化元素,飘逸奔放的敦煌舞,独创了“两个S三道弯”的舞姿,将东方女性的优雅妩媚表现到了极致。音乐和舞蹈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极大地增强了敦煌文化艺术的表现力、穿透力和感染力。
要把《丝绸之路》改编成集世界舞蹈大成的舞台剧可不容易,所以唐志的任务很重,要把其中的每种舞蹈都要教给演员。不过有现成的剧本,除了宝琴的敦煌舞稍微难度大点,其他都没有问题。
“三道弯”特指在舞蹈动作中的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S状的形态。在唐志看来,敦煌壁画中的三道弯其实来源于古印度的舞蹈,印度神庙里的人物雕像就是S形的,二者的舞蹈造型、服饰特点等都有诸多相似之处。随着佛教的传播,古印度的这一舞蹈形式传遍东南亚和中亚西区。
印度舞古典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义。古典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手势、眼神、表情、身体表现和诠释宗教故事中的万事万物。在古代,古典舞由神奴演绎,是在印度教神庙里表演给神看的舞蹈。
印度舞节奏明快,一段4分钟舞蹈有大约50多个动作。包括了手势、眼神、内心所想、面部表情,这种变化万千的姿势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欲,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昼夜等自然现象。
敦煌舞中的飞天是神佛世界自由往来于天际的天仙。那些手执乐器或手捧花盘、花绳、璎珞或徒手舞蹈的飞天是伎乐飞天。伎乐飞天源于印度的紧那罗与乾闼婆,是“天龙八部”之一,也是佛国世界的乐舞之神。
乾闼婆,名叫嗅香神,是仞利天天主——帝释座前的奏乐神,每当帝释要听音乐时,就焚香一枝,住在须弥山南金刚窑里的乾闼婆即闻香前来,受其差遣。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说:“成群的天女在跳舞,乾闼婆在曼声歌唱。”可见乾闼婆是音乐之神。慧琳《一切经音义》说:“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可知紧那罗是歌舞之神。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将执行紧那罗、乾闼婆职能的天人叫飞天,更确切地说是伎乐飞天。
印度人将幻现于空中之楼阁、山川(即海市蜃楼),称为乾闼婆城。佛经中也常用乾闼婆城来形容诸法的如幻如化。有人说佛教继承了古印度的神话传说,比如天龙八部、六道轮回,真实的情况是古代印度这些神话传说都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修炼佛法就会经过这些地方,最后超越。中国道教的33天都是根据佛教经典编造的。
刚开始传入莫高窟的飞天有着保留着印度乾达婆的特征: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也许印度乾达婆形象粗野,肉墩墩的好像飞不起来。所以随着天竺文化和汉族文化的融合,到了唐代,飞天的形象也起了显着的变化: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巾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空中飞游的燕子,表现出了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
反弹琵琶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也是《丝绸之路》难度最大的舞蹈。舞姿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上。
反弹琵琶图见于敦煌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
此时飞天的人物造型丰腴饱满,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一气呵成,天衣飘飓,有“吴带当风”的韵致。敷彩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这幅“反弹琵琶”无论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还是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引人注目的,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杰作。据说还有人从敦煌壁画中悟出一套高深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