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一波三折(1 / 2)
一年的时间,有了援疆资金的注入,田穗和斯德克江流转的5000亩地山梁子土地旧貌变新颜。
一座座现代化的新牛舍拔地而起,托牛所规模增加,近2万头牛产奶的同时,牛粪也成为上好的有机肥,可以给这块地施农家肥。
石榴畜牧业养殖公司借着援疆资金加快推进牲畜规模化建设和管理。
斯德克江注重牛羊育肥、饲草料储备、动物防疫等各个生产环节的科技含量,不仅提高了牲畜出栏率,也提高了牛羊的产肉量。
更令人欣慰的是合作社又解决广仁乡50余名贫困户就业难题,高峰期总存栏数高达3万头牛。
田穗和斯德克江发家致富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农牧民一同致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石榴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以生态畜牧、乳品、饲料为一体的循环产业链。
广仁乡畜牧业生产呈现快速、强劲的发展势头,牛羊育肥业成为各族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广仁乡成为伊犁地区农牧民收入名列前茅的乡镇,是有名的富裕村。
田穗和斯德克江多年来扶危济困的举动博得广仁乡各族群众的赞誉。
他俩的石榴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也由最初的十几名社员发展到近200名社员,成为援疆办重点打造的示范性合作社,也成为自治区级专业合作社。
这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广仁乡的街头大雪纷飞、寒风刺骨。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步履蹒跚颤颤巍巍地走在空荡荡的街头。
老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没走几步便被寒风吹得蜷缩在街边的路沿石旁。
他已经无力动弹、奄奄一息。
当一缕霞光照在广袤的大地上,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一丝暖意。
田坤禾领着孙女的手去街头商店买些零食,小路两旁的冬青树依然绿装,给冬日的大地带来生机一片。
“爷爷,快看,那是谁呀?这么冷的天,躺在地上,是不是喝醉了?”十三四岁的田稼堇指着路旁蜷缩一团的人,惊讶地喊道。
田坤禾顺着孙女的手望去,看到卧倒在地的身影,连忙走上前,低头一看,不由愕然,这个卧地的老人竟然是广仁乡的张西林。
“老张,你这是咋了?”田坤禾目瞪口呆,赶紧弯腰搀扶着身体消瘦、打着哆嗦的老人。
张西林看见田坤禾,嘴巴一撇,低声呜咽着,“报应呀,我这是报应呀!”
田坤禾跟孙女田稼堇搀扶着张西林到了自家,他对着田薪喊道:“田薪,快去卫生院喊医生来。”
田薪披着大衣拿着车钥匙急匆匆走出家门。
张西林双手端着韩絮递给他的一碗热乎乎的纯牛奶,吃着吉月娥端来的羊肉馅包子。
他不住摇着头唏嘘道:“田老弟呀,我这是遭报应了,老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说得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