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除掉朱德昭(1 / 2)
第128章 除掉朱德昭
第二天一大早,朱德昭就早早的去了户部,虽然他经过了万历的首肯,但他是户部的吏员,想要彻底担任这个职务,必须要经过户部一系列的手续才可以。
为了能够及时走马上任,他去的很早,当他来到户部衙门,处理自己职务之时,却发现没有几个官员待见他,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退避三舍,就好像他是灾星一样。
朱德昭自己也明白这是为什么,他毕竟是宗室子弟,和那些官员不是一路的。
如果是其他吏员,官员们没有任何想法,也不会有任何担忧和害怕,可朱德昭就不一样了,朱德昭的背后站着的是万历,虽然他是太仓银库的银库大使,但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锦衣卫校尉或者东厂番子,给人的压迫感不言而喻。
说难听点,这不就是一个皇帝的眼线吗?这种时候谁会愿意凑上前去?
尤其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户部银币倒卖一案一直不结案,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共犯,这时候和朱德昭扯上关系,就是自寻死路。
但该办的手续还是要办,毕竟是皇帝派过来的人,如果迟迟不给办理入职手续,恐怕又要生出事端。
不久,在王国光的授意之下,户部很快的跟给朱德昭办理了入职手续。
当朱德昭完成一系列的手续之后,他终于走马上任了。
从今天起,他就是户部太仓银库的银库大使了。他也将会成为万历撕破官场的第一道口子。
朱德昭来到了银库,这里就是他以后的值班地方。银库所在的地方,面积并不是很大,一个小小的院落,里面有这几个没有窗户的仓库。
这些仓库上面现在都已经挂上了黄铜大锁,存放银币的那个仓库上也贴上了刑部的封条。
在事情没有彻底调查清楚之前,封条是禁止取下来的。
朱德昭站在院子中间环顾一周,看着眼前陌生的景色,忽然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回想之前,他只是西安府周遭一个在田地里打滚的泥孩子,虽然有着朱家子弟的身份,但他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无法读书,无法经商,在种种规矩的约束之下,他的童年生活过得很糟糕,过得很苦。
然而,所有的一切在他进入京城之后就变了,他不再是那个懦弱而又贫穷的小孩,现在的他,是皇帝门生,是银库大使。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吏,但也算得上是有些成就,他可以肯定未来的自己绝对会越来越高。
简单的熟悉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他便找来打扫工具,将银库里里外外清扫一遍,在皇宫这么久,万历对他们采用了半军事化管理,这让他养成了无数习惯。
此时的银库当中有些杂乱,他并不喜欢这样的环境。
就在他打扫银库的时候,张诚来到了乾清宫中,回来之后,他便开始了行动,插手银币倒卖之事当中。
但他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选择了旁观。
户部与刑部现在正在城中调查有谁买过砒霜,时间过去这么久,现在他们也有了线索,张诚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插手调查,而是等户部和刑部调查的差不多了然后再摘桃子,这样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节省时间。
他今天来乾清宫,就是向万历禀报最近这段时间户部和刑部的动向。
张诚虽然没有在这个时候插手进去,但他一直监视着户部与刑部。
“回禀陛下,银库大使被害,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头绪,户部和刑部目前已经查出了几个可疑之人,如果顺着这个线索查下去,就能查到害死赵宝庆的幕后真凶,到了那个时候就能将幕后之手彻底查出来。”张诚说道。
“除了这个方向之外,你到市面上也查一查那些银币的来源。趁着现在陈增还没有走,你让他配合你。
之前市面上的银币有相当一部分出自他们在那里,说不定他能给伱一些帮助,记住,先不要打草惊蛇,不能着急,即便查出幕后真凶也不要急,等朕的命令。”万历说道。
万历要用户部的这件事情来布局,破案,并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甚至,案件破的时间越晚越好。
张诚领下万历的旨意,退了下去。
万历忙活了一会儿,见现在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于是就去李太后那里请安。
当他来到李太后的寝宫时,发现朱翊镠也在。按理来说,现在的朱翊镠应该在读书,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什么时候过来的?我怎么不知道?”万历看着和李太后有说有笑的朱翊镠,问道。
朱翊镠的笑容瞬间消失,有些紧张。
最近这段时间当中,万历可没少教训他的这个弟弟,没办法,谁让他的这个弟弟顽皮且淘气呢。
李太后见兄弟两人如此,便开口说道:“是我让他过来的,最近读书这么久,也没好好的说说话,今天功课又不重,让他过来歇一歇,玩一玩。你这个当哥哥的倒也不用如此苛责,他毕竟以后也是要就藩外地的,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功课松一些也无所谓。”
在李太后看来,自己的小儿子以后肯定是要就藩的,对于一个藩王来说,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只要能明白事理,只要能认识几个字,只要能懂得一些学问就够了,没有必要会的太多。
毕竟他又不干什么事,不需要理政,也不需要处理军国大事,将就着学一些就行了。
朱翊镠站在李太后的身后,非常乖巧。
万历坐在了李太后旁边,他将周围的那些太监和宫女屏退,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圣母大人,话不能这么说,该学的东西还是要学的,以后说不定还会派上用场呢。”
李太后反驳道:“能派上什么用场?差不多认识一些字,懂得一些学问就行了,他又不需要处理军国大事,又何必学的那么多那么深呢?”
万历笑道:“那可未必啊。给圣母大人说个事,今天,孩儿让朱德昭去当户部的银库大使了。朱德昭之前就是秦藩子弟,他都能当一个小小的吏员,以后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在政务上,李太后并没有多少政治头脑,甚至也无法明白那些军国大事,可在这些事情上他却有着常人没有的精明。
朱德昭这人他是知道的,前不久万历还在他面前说过。
以前是宗室子弟,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宗室子弟是不能当官,不能科举,不能经商的,可现在来看,这个宗室子弟却成了银库大使。
李太后不知道银库大使是个什么官儿,也能听出一些味道。
细细的琢磨了一阵,她忽然眼睛大亮,兴致勃勃地看向万历,“朱德昭都能担任银库大使,那岂不是说,以后你的小弟也能在朝廷中当一个官儿?”
不得不说,李太后的胆子真大,敢说这些事。不过,话说到一半,他又变得迟疑起来。
皇明祖训规定,宗室子弟是不能当官的,这么一来,岂不是犯了规矩,这可不太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