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奏曲,边关(四)(1 / 2)
胜败乃兵家常事,秦军与胡匈之间,并没有发生大的战役,只是一些小摩擦。
胡匈兵临天嘉城下,一副要将秦军围死的架势。幸亏秦军粮草充足,而这一点胡匈却不知,他们只知道大通官道大雪封路,粮草无法运抵,故而才信誓旦旦地围城。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以如今秦军的粮草储备,可以足足支撑三年之久。
可汗牙帐。
“禀报可汗陛下,秦军派使者前来求见。”帐外侍卫前来通报牙帐中的胡匈可汗东莫鲁。
东莫鲁问道:“只有他一个人吗?”
侍卫答道:“是的,可汗陛下,他只身前往。”
东莫鲁搔搔脑袋,如梦初醒般道:“此人是来行刺的,定是秦军主帅景王白正匀这个毛头小子派来行刺朕的!快去将他全身搜一遍,一定要仔细了,提防暗器!如若发现,给朕活刮了他!”
“是,陛下!”
侍卫马上出账搜查。
此时只有东莫鲁独自在牙帐,徘徊不安。
不一会儿,侍卫从帐外回来了,禀报道:“我已经搜遍他的全身,并未发现他带有任何的武器。是否让他进来?”
“让他进来!”东莫鲁坐下,取出自己随身武器的弯刀时刻防范着。
“大秦朝使者彭玉拜见胡匈大可汗陛下!”一名身穿锦衣棉袍的白净八字胡的人走进牙帐。
东莫鲁讥讽道:“你家王爷此番派你前来何意,莫不是来投降的吧?要是他真心投诚,朕一定会给他封官加爵的!”
彭玉沉着回应道:“可汗陛下这是哪里话,我大秦朝有几十万的威武雄狮屯驻天嘉城,怎么能轻易投降贵邦呢?”
“据朕所知,你们已经断粮了,如果不投降,那就等着饿死在这座孤城吧!”东莫鲁满心得意。
彭玉笑道:“哈哈哈,可汗陛下的消息未免太不灵通了吧?如果陛下认为我军已经断粮,可汗陛下那您就错了,我军粮草充裕,足够支撑好几年的呢,岂能断粮?这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谣言罢了,可汗陛下不可轻信。”
“哈哈哈,死到临头了,还这么有底气。朕确实,敬佩之至。说罢,你此番来的目的。”东莫鲁越发的得意了。
“回可汗陛下,末将是奉了我朝天威大元帅景王殿下白正匀的军令,前来给陛下您送他的亲笔信。”说罢,彭玉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装的信封,递给东莫鲁。
东莫鲁生怕他藏有什么暗器,手一直握刀,随时准备防御,可是事实证明,让他失望了,那真的只是一封普通的信。
东莫鲁没有接过信封,而是白了一眼彭玉,道:“还是你念给朕听吧!”
彭玉笑道:“遵命!”
说罢便拆开信封,朗读起来。
“大秦朝景王白正匀致书胡匈大可汗东莫鲁陛下:我大秦朝与贵邦,同在这寰宇之内。本该戮力同心,为双方百姓谋求福祉,以结成兄弟之盟。怎料想贵邦一些冥顽不灵之徒屡次侵犯我边境,杀我百姓,劫我商旅。为此,我天朝皇帝震怒,故派遣正匀领雄狮抵御。正匀本不欲与可汗陛下树敌,怎奈……”彭玉念着念着,东莫鲁便不耐烦地打住了他的话头。
“停停停,别念了。你们这些中原人真是麻烦,写封信都这么文绉绉的,甚是不嫌麻烦。算了,你也别念了,朕也没有心情继续听下去了。你干脆将你们景王的意思告知于朕,省的这诸多啰嗦之言。”东莫鲁显得极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