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的失落(1 / 2)
生而天地间,保卫国土不为外敌所侵犯,是本分之事。身为皇子,更要以身作则,亲自披挂上阵。
白正匀,六岁被当时的梁昭文帝苏莘封为校书郎,十四岁便被派去西南边陲重地戍边,可谓是少年为将。
白正匀之所以被派去这边关,而不是与其他皇子一样留守京城,享尽荣华富贵,过着安逸的生活,是因为他的初心是一颗赤子之心,他的志愿是报国之志。
十五岁那年,白正匀亲自甲胄上身,率领四千骑兵在鹿野击溃两万狄戎大军。狄戎落荒而逃,而白正匀也是在军中声名大噪,颇有威望。皇佑元年到皇佑四年,白正匀屡破狄戎,指挥了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有十分之八的都是全胜,剩余之一二,几乎是因为天时地利而小败。正因如此,年轻有为的白正匀被诸多人称之为“国之战神”。
白晅接位之后,白正匀被封为景王,成为西南乃至整个南部边疆戍卫军的统帅。
武焱三年夏,白正匀擒杀狄戎可汗贺勒图;武焱三年冬,斩首狄戎军一万;武焱四年初,灭狄戎,屠狄戎全境。西南地区宣告稳定,大秦朝拓地三千里。
其实,白正匀给冯祜灭楚打下手,是很给他面子的。自己毕竟是战功卓着,且是当朝王爷。冯祜虽然聪慧无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怎奈何与白正匀相比较寸功未立。之所以请的动白正匀,一则冯祜是当时全国将士的统帅,执掌帅印,对地方军队有调动之权;二则冯祜、白正匀年龄相仿,又私交不错。所以白正匀于情于理过去帮了个微不足道的小忙,也是情理之中。
此时,白正匀执掌了帅印,可动天下军队,成为真正的天下军队的统帅。
这就是白正匀,当朝皇帝的四皇子景王白正匀的丰功伟绩,当前的丰功伟绩。
尽管白正匀多年不在父皇白晅身边侍奉,可是白晅仍对这个战功赫赫的皇子喜爱有加。白晅自己是将帅出身,打仗打了大半辈子。只不过与儿子不同的是,他属于一边打仗一边纵横于朝中,不然他怎会如此轻易取得江山?白晅平生就是在战场上舔血而进入历史舞台的,故此,他对于白正匀有着极高的赞许:“此子类我!”
意思就是说,他这个儿子像极了战场上的自己。
对于所有皇子的态度,白晅非常层次分明。他最喜爱的皇子是岐王白正飏,其次就是景王白正匀。可能是白正匀久不在身边的原因吧,他的爱少了些许。
但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白晅能够轻易将兵权交给这个与自己相处的时间甚少的儿子手中,足矣证明了对白正匀的莫大期许。
北冥郡位于大秦朝的大北方,是苦寒之地。
冰冷的北风呼呼作响,吹到人们脸上,就像被刀子刮一下那样的疼。所以,此处的军民皆是土生土长的人,早已经在此习惯了寒风的袭扰。
白正匀的大军到了北冥郡,自然受到列队欢迎。因为气候的原因,部分士兵们受不了北方的严寒,纷纷抱怨,这是个令白正匀头疼的问题。
他所带来的军队都是来自于气候温和的中原,还有少部分是他带来的西南亲兵。对于这北冥郡恶劣的天气,自然是极为不适应,甚至是冻的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