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牌坊往事(46)初识时一见倾心(1 / 2)
在“晋阳书院”生活的日子是不是丁尔康人生中遇到的最大劫难,丁尔康至今也说不准,因为它带来的不仅是伤痛还有快乐,虽然那快乐很短暂,但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
去“晋阳书院”报到的那一天,丁尔康清楚地记得是那一年的九月初一。
那天天高云淡,秋风飒飒,阳光像沙子一样倾泻下来,仿佛用手都能攥住。
丁尔康和杜衡早早地就来到了“晋阳书院”的大门口。只见映入眼帘的是一组较为庞大严谨规整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前卑后高,层层叠进,错落有致;庭院绿化,林木遮掩,隐约有亭阁点缀,山墙起伏,飞檐翘角,让凤台府来的两个土包子嘴里不停地发出“啧啧”之声,原来书院竟然会修筑的这么气派和壮观,“怀覃书院”以外观上就像是书院,这个书院却像是园林,真是彰显出了堂堂的省城气派。
拿着拜贴他们踱步进了书院,书院建筑以讲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庭院天井组合,布局严整。
丁尔康和杜衡找到了新生报到的地方,递上拜贴和凤台府开具的证明,登记注册后就被引到了学舍。
学舍位于庭院的两边,大通铺,每间学舍可以睡十到十五个人。丁尔康和杜衡把行李放下,拿出了被褥,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铺了起来。
不一会两个人都铺好了自己的床,丁尔康招呼杜衡道:“咱们俩是不是应该去拜会一下曾院长,把院长的书信递给他呢?”
杜衡想了想说道:“要不明天吧,今天开课,学生们都会来报到,院长一定很忙,咱们等他不忙了再去递信,好不好?”
丁尔康想了想也是,他又说道:“那咱们不行先出去逛会,看看书院的风景?”
杜衡把手中的行李略收拾后说道:“走吧,好好看看省城的大书院去!”
两个人相跟着在书院里逛了起来。
“晋阳书院”是当时山西的最高学府,鼎盛时期许多着名的大儒都在此授课,学生最多时有五、六百人,光是学舍就有四十余间。书院中最着名的景点为“三立碑”,即刻着“立德、立言、立功”校训的一块碑,它矗立在庭院的中心位置,每个学生每天都必须从它的身旁走过,时时都可看到,刻刻还须背诵。
它无时无刻地告诫着学生们:志存高远,三立永记。
丁尔康和杜衡看着这块威严的“三立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学海生酒的无限期盼。
今天“晋阳书院”破除旧习,开办了一个女子班,招生告示一出,引来众多的非议,许多人都纷纷议论道:自古男女授受不亲,而且女子无才就是德,怎能让女子抛头露面和男子坐在一个教室里,一块上课呢。
为了制止这种传言,当时的许多开明官员们都带头给自己家的适龄女儿报上了名,总共招到了十名女生,其中太原知府凌退思的女儿凌霜华就是其中之一。
凌霜华是凌退思的二女儿,他一共两个孩子,老大凌云路是男孩,老二就是凌霜华。
凌退思自幼家贫,但天资聪颖,父母亲借钱供他上学。十年寒窗苦读,他从秀才、举人、进士,一步一步的走到殿试,最终名列二甲十五名,后外派山西做官,从七品知县到四品知府,他熬了快二十年。
官运虽然一般,但凌退思却在这二十年的宦海沉浮中,被打造成了一名标准的“官员”形象。
他那年轻时应该十分俊俏的脸上留了绺山羊胡子,面目永远沉静似水,让人看不到他任何的情绪变化。即使是偶尔会从眼神中迸出一丝凌厉,但不用三秒钟凌厉也许就变成了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