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虚虚实实(2 / 2)
郭嘉都怀疑派出廖化一人,可能也足以席卷刘虞军的各个大将。
戏志才看郭嘉抢了风头,赶紧献宝似的,替刘备排忧解难,说道:
“主公,奉孝此计虽好,但想蒙过刘虞等人的耳目,尚须制造一些动静为好,比如我军埋伏于两道,将渔阳的粮草劫了,随后让丢失粮草的消息传入涿郡城内,叫刘虞军自乱阵脚。”
戏志才擅于急谋,郭嘉的计谋行,是肯定行的,可仍有风险。
如果在粮道被毁、粮草丢失的情况下,涿郡城内的军兵人心惶惶时,刘备军再攻城,使用郭嘉的内外相应之策,拿下涿郡的胜算简直是九成九。
再说了,得了刘虞军的粮草,此消彼长,正好解了刘备军的燃眉之急,先吃肥了一波。
郭嘉和戏志才说完,却发现荀攸不慌不忙,似乎不打算开口。
这就奇了怪了。
当初,楚苏说过荀攸不逊色于叔叔荀彧的,有谋主之才,这今儿怎么萎了?
“公达,你也说说。奉孝和志才所提的,可有遗漏?或者敢问公达,有何教备?”
刘备厚脸皮,是真的厚,明明已经有两大军师献计,可刘备照样是礼贤下士,问起了荀攸。
恨不得一场打仗下来,用上千百条计谋,力图零折损一样。
荀攸笑了,行军用兵,比的是谋略,是沉稳,可不是意气之争,荀攸胸有丘壑,岂能没有想法?
莫说是只图涿郡一城的计谋,就算是夺取天下的韬略,荀攸多少也有些腹稿。
此时,刘备问起,荀攸没法藏拙了,只好直言说道:
“禀主公,奉孝天纵奇才,志才机险双得,自是上谋之计,属下没能看出有何遗漏,倒是觉得可行。不过,属下想了想,若是渔阳粮草被抢,或可多作一点文章,比如渔阳那边。”
荀攸不急,毕竟涿郡才是重头戏,渔阳郡城顶多只是开碟小菜,但渔阳是幽州的粮仓,得渔阳则幽州稳也。
“哦,公达,你莫吊胃口,愿闻其详,快说说。”
刘备来幽州,不止涿郡,整个幽州,都是要收为囊中之物的。
刘虞军愿听从号令,臣服于刘备尚好,如若不然,刘备不介意将刘虞军化作溃兵,杀个灰飞烟灭。
“主公,今得鲜于辅投奔相助,属下对渔阳田氏不太熟悉,不知鲜于辅领兵前往渔阳,告诉田畴说涿郡告急,那田畴会不会派兵出城来援呢?”
“当然,就算田畴不愿发兵,亦无妨。只须将渔阳粮草被劫一事传出渔阳,到时选一大将假扮为渔阳粮兵,逃回渔阳,其后跟着我军,虚虚实实,想赚下渔阳这座小城,还不是主公一句话的事儿。”
厉害。
荀攸不愧是谋主。
三言两语,已经定下了渔阳郡城的结局。
不管田畴有三头六臂,也架不住荀攸的算计。
渔阳朝涿郡运粮,本是平常之事,可粮草被抢,却作为一个由头,引出后面一堆的计谋。
“大善!公达之言,换作备镇守渔阳,恐怕也得疑神疑鬼,为公达所趁。公达之才,不下于你叔文若也。备能得公达相助,如鱼得水也。”
刘备对郭嘉、戏志才和荀攸这三大军师是满意的,虽说好友简雍和主薄杨修也是谋士,但用兵还得这三大巨头出手,安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