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云 (六)(1 / 2)
“他们是什么人啊?那个小男孩是什么来头?”
趁着大部分人都在关注徐大侠和老者之间的交谈,小雪偏了头,在苗女耳边低语。
苗女轻声道:“章老先生是天下有名的儒士,王师傅是个铸剑师,他们都是唐国的上卿。至于朱羽,他是朱氏最后的子孙。唐国与我们龙氏是世交,两族相交甚好,幼年时,我和白凡他们便经常在龙氏中见过他们,而且,他们还是龙乾大哥和龙家主的启蒙老师,只是,一个教文,一个教武。”
小雪睁大眼睛,下巴都快掉地上。“等,等等,他们是唐国的人......”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了什么。
历史中的每个时代总有许多奇闻秘事不为世人所知。唐国是个国家,中原有三国,也有些附邻的小国,唐国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南楚和西陵中间,两面夹敌,腹背受敌,处境很是危险,所以在十年前,它被南楚灭国,国土成为南楚的一部分。
唐国亡国已有十年,这个时候它的后人出来是怎么回事?而且,为什么和灭族的龙氏有私交?这算什么,同病相怜吗?因为同被南楚侵害,所以联手来报仇吗?
不妙啊!她感觉自己又在不知不觉当中卷进什么不好的大事,不仅成了逆贼同伙,还和亡国的后人有了接触,这次的麻烦真心不是一般的大啊。
再一瞧阿南,脸色也是很糟糕,估计这次离家出走,他需要很大的心思来善后。
“章老先生,莫不是那位考取了南楚和唐国的文状元?”阿南掩去眼中的倦色,恢复神情。他就坐在小雪的对面,自然听得见他们的窃窃私语。
苗女垂下眼帘,轻声道:“刘公子说得不错,章老先生确实是当年考上了两国文试的状元郎,同时被两国招贤,此事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章老先生也因此名扬四海,成为一代读书人的楷模。”
“这么厉害。”小雪感叹。
“章老先生原名为章豫明,是奴仆之子,幼年饱受凄苦,苦读诗书,是个文学奇才。待成年后,他离开家乡,先是去南楚帝都报考文举考试,以一篇《察民录》得南楚皇帝赏识,成为当年的状元郎;他没有接受皇帝的封官授禄,而是去了唐国。在唐国,他一举拿下状元郎的称号,以此声名躁起,是史上唯一一位连拿两国的状元郎,但他都拒绝两国的封官的机会。此举也为他添上淡泊名利的名声。”阿南说道,“而且我听说,他老人家年轻时喜爱游山玩水,拒绝当官后,便在中原各地游历,路上结交了不少知音好友,虽是读书人,却有一腔仗剑走天涯的热血,可惜他年幼是成长艰难,身子骨不适合练武,否则以他对江湖侠客的热爱,今日的他就不是一代状元郎,而是一名侠士。”
小雪听呆了,惊讶道:“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
苗女在一旁盛赞:“刘公子真是博闻广记。”
“哪里,不过是平日里喜欢读书罢了。”阿南对苗女谦虚以待,对小雪则是无可奈何。“文文有那么多的书,妳这做妹妹的难道就不能多读点书嘛。”
章豫明是上一辈的传奇人物,此人的事迹轶闻早就被世人书写传颂。文文几年前刚来这个世界时,为了迅速了解这个陌生时代的历史,收罗了许多古籍文书,其中就有一本专门描写章豫明平生功绩的书。他闲来无事时,也常看文文书柜里的书,刚好看过章豫明的传记。他对此人有点了解,尤其是他写的《察民录》当真难得一见,堪称举世之作;里面有一句“民苦,则国苦;民亡,则国亡”可谓是传世名句,直接强调治国之本是为民,道出的不仅是他对民对国的独特见解,更反映了国于民密切相连的关系,正如圣人所言,没有民的国还能算是一个国吗?
二
刘昌南一直钦佩敢言敢语、胸怀大义的伟人,章豫明毫无疑问是这样的人。
世人关于章豫明的传闻有很多,因此人成名后低调行事,游历山水,行踪飘忽不定,许多想拜见他的人都找不到他的踪影。
万分没想的,今日会见到活的章豫明,刘昌南内心有些激动。
不过很奇怪,他不是拒绝入朝为官嘛,为何会与唐国的人在一起?况且唐国早已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