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四章 精兵强将(1 / 2)
自从回到香江之后,楚言在创作整理《霍去病》剧本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着关于电影导演及演员人选的问题。
从楚言的本心来说,《霍去病》作为他退休计划中为数不多的几部电影之一,显然是希望,无论在哪一个位置上,都尽量选用精兵强将来担当的,只不过,主要有两方面的顾虑,导致即便是他,也不敢保证最终争取的结果会如何。
其一是档期的问题,无论是以这部电影的投资规模,还是楚言对它的期望而言,能够被楚言列入候选名单的导演和演员,几乎都是当今华语影坛中凤毛麟角级别的人物。
不管是导演或演员,一旦到达金字塔顶尖的层次,那就不仅仅是花钱就能请得来的,即便以楚言跟言和集团的人脉和地位,那也必须尊重对方本人的意愿,就算是剧本得到了认可,在大家档期都很紧张的情况下,要想集合一套令人满意的阵容,也要碰碰运气。
其二则是风险的问题,当某个人在行业内的地位达到顶峰的时候,爱惜羽毛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华国的古装战争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得到普遍认可的成功案例,一旦票房失利的话,肯定会对剧组核心成员的名声有所影响。
就像是华影出品的《赤壁》一样,在票房算不得大获成功的前提下,包括导演吴宇森,主演梁超伟在内的一众核心团队,都受到了来自媒体和互联网用户的许多非议。
在电影行业里,演员所谓的票房号召力,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代表着演员在票房市场上的“信誉”,观众们之所以会冲着你的名字买票走进影院,其中的原因包含了对演员的喜爱、对演技的欣赏、甚至对选片眼光的信任,对导演来说亦复如是。
换句话说,任何影片的宣传和发行过程,就是对导演和主演“信誉”的一种消耗,一旦影片本身让观众感觉失望,就意味着透支了在观众心里的“信誉”,如果这种事情多出现几次,等你在观众心里的“信誉”破产的时候,这位导演或演员,也就失去了他的票房号召力。
反过来,每一部好的作品,就可以为导演或演员提升在观众心里的“信誉值”,“信誉值”越高,得到的观众认可度和信任度就越高,票房号召力也就越大,而每一位“着名导演”或者“电影巨星”,自然都会无比重视自己的票房号召力,于是,便不敢随便接拍一些风险巨大,甚至有“烂片”潜质的电影。
具体到《霍去病》这部电影,因为楚言这位编剧和主演的存在,加上言和影业毋庸置疑的制片实力,几乎不存在沦为“烂片”的可能,但依然有着票房失利的可能,毕竟,电影的总体投资规模已经超出了华国的市场容量,而一个华国古代战争英雄的故事,到底能否打动海外观众,不到真正上映那天,永远都只是个未知数。
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志于开拓海外市场的演员们来说,万一票房失利后,被观众或媒体们认定为电影中拉跨的那个人,对个人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可以说除了楚言或张毅谋等寥寥数人之外,整个华语影坛,也没几个人拥有在国际上承受票房巨大失利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