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一)(1 / 2)
卖掉红衣后,萧明熙差人在李四娘面前送了银子打点好。又过了几天,李氏牙行附近守着的人回来报信,道李四娘一行车马一早启程往西域去了。萧明熙闻言彻底放了心,笃定红衣此番远远西去便再生不出什么后患,遂传了消息给秦宛月,也好让她心安。
萧氏的人只见李四娘声势浩大带着采买的一众婢仆开拔,却不知红衣根本不在行队之中,李四娘已安排妥当,留下了两个心腹胡女在宅中继续照顾红衣,再俟机将她送入秦府。
重阳节后没过多久,沈梦华便听说了沈老爷辞工在家的消息。她捺下性子等了两天,估摸着沈老爷将沈夫人安抚得差不多了这才前往。她总觉这次回家保不齐又要跟母亲吵一架,破天荒地没带秦如月,只让流云好生陪伴——她实在不愿让女儿在旁目睹母女争执。
不出她所料,进门就见沈夫人暗沉着面庞坐在榻上做针线,沈老爷一边招呼,一边冲她不停使眼色。父女二人小心翼翼互相问候了几句,只听沈夫人剪断丝线将剪子一撂,冷冷道:
“行了,姑娘,说说自家事罢。你父亲招呼也不跟我打便从那铺子辞工出来,这下没了去处,成日在家闲坐。侍郎那表家不是做的商行生意么,托个关系给你父亲安排个算账差事,想也无甚难处。”
沈梦华深吸一口气,温和笑道:“萧先生固然是侍郎表姐,可这亲缘早就将断未断,去年老太爷辞世后两家更是没了来往。母亲不知,萧先生今夏便已到了尚华,却至今未曾过府一会,只怕再过两年便与路人无异了。”
沈夫人眼含三分不喜道:“旧亲断了,亲缘就能抛开不论了么?不过让你父亲寻个差事谋些生计,又不白拿他月银,你父亲于商道好歹经营大半生,难道给他做个账房先生也不够格?”
“母亲,女儿早就有个打算,当时看父亲在那铺子里干得还算轻省才一直没提。”沈梦华谨慎道,“父亲这把年纪了,如今既然已辞工,就在家享享清福也好,哪能再出去日日为几两银子奔波?父亲又不是孤身无后,赡养父母这般事合该女儿管的。”
沈夫人冷哼一声:“全由你赡养?姑娘何时变得这般有底气?先前让你多少贴补点还抠抠搜搜,如今倒能说出这等豪言壮语来!姑娘是月月有大把银子在手,还是侍郎对你曲意奉承,甘愿看着你把秦府家当往娘家搬?”
“母亲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沈梦华笑容僵住,“母亲难道觉得女儿是口不应心故作虚套?”
“姑娘你是什么性情,难道为娘还不清楚?”沈夫人扬声道,“你向来最怕遭人笑话,今日却要主动坐实贴娘家的名头,着实与你性子不符,所以也怨不得为娘这般想。”
沈梦华耳根陡然涨红,气急之下心口阵阵作痛,她含着两汪泪颤声道:“母亲委实不必操心,女儿说得出便肯定能做到,至于女儿到底怕不怕遭人议论——不瞒母亲说,八年都这么混过来了,也不差再多点闲言。”
沈夫人看着她古怪一笑,低头穿针引线,口中道:“好啊,姑娘自己拿的主意,过后可怨不得旁人。咱们先说下,不是为娘我逼着你倒贴钱银,日后受人埋汰吃不住,可别冲我抱怨。”
沈梦华忍声吞气,也没心思再多留,冷着脸拜别沈老爷登车回府。路上实在难忍委屈,对合碧道:“方才你也都听见了,母亲……怎能说出那般伤人心的话!”
“……老夫人就那脾性,夫人莫要置气,气坏了反倒不值。”
“哪是我要置气?那种话任谁听了也会伤心动气!”沈梦华红着眼道,“我偏要让母亲看看,我不求萧氏不动侍郎府银子,也能赡养好自家父母!我昨晚已经打点好首饰,你明日就拿一份典当了送去母亲面前,看她还有什么话好说!”
合碧再劝,沈梦华已然听不进去,只管闷坐不语。总算车到侍郎府,甫一进门便有小嬛忙忙送上一封书,道:
“夫人回来了,这是司隶夫人刚才送来的帖子,说是才买了两盆银桂,想请夫人明日去赏玩一遭。”
沈梦华接过书贴看了看,满心怨恼消散些许,露出些笑容向合碧道:“置办几匹好缎子,明日一并捎着去看表嫂。再让丫嬛找找看可还有什么金银锞子,送去上房,等我拣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