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粮食涨价(2 / 2)
这次京城的粮食涨价,莲娘和余氏一样,只让下人采买了两个月的米粮。
如今粮价一天比一天高,家里的米粮一天天少下去,莲娘就有些不安,想着再买点粮食。
可惜赵毅的俸禄并不多,莲娘嫁过来后又连着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光是请奶娘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更不用说其他开支了。
莲娘凑了又凑,也只凑出了十来两银子。
她拿出这些银子让下人出去买粮,哪知下人出去了没多久就回来了,说是米铺现在一次只卖十斤粮食,而十斤粮食就要一两银子。
莲娘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咬牙道:“他们也太黑心了,十斤粮食就要卖一两银子,这不是抢钱吗?”
下人道:“我也这么说,哪知道米铺的伙计却说爱买不买,以后还有买不到粮的时候呢!”
下人也怕伙计说的话会成真,因此便花一两银子买了十斤米回来。
等赵毅晚上回来,莲娘便跟他说起此事。
赵毅道:“家里的事情,你做主就是。如果银子不够,我书房还有一方砚台,放到当铺里,应该能当上十几两银子。”
家里的琐事,赵毅一向都不理会。
莲娘原来还觉得赵毅这样不管家里的事正好,她可以独揽大权,如今赵毅仍是撒手不管,她便有些失望。
那砚台就算能当十几两银子,也不过能买回来一百斤米粮。可家里这么多人,一百斤米粮根本吃不了几天。
莲娘想了想,眼下只能节约开支了。本来还想着这个月买点肉食给孩子们改善伙食,看来是不行了。
在赵家省吃俭用的时候,京城的其他京官,也都勒紧了肚子。
京官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油水的,每年只靠那点俸禄过日子。
即便没有粮食涨价的事,那些京官家里也都不富裕,更别说粮食涨价以后了。
卫宴所在的翰林院本来就是清水衙门,不管是掌院学士还是侍读学士,几乎都靠那点俸禄银子。
卫宴回到京城后,没有马上去翰林院,在家休息了几天,才正式去翰林院办到。等他一到翰林院,便听见同僚们在抱怨粮食涨价的事。
而原来和他共事的陈韬和沈士奇更是瘦了一圈。
卫宴问起,两人才告诉他,原来自从粮食涨价后,两人为了省钱,便一天只吃两顿饭。
这样饿了半个多月,人也就瘦了下来。
沈士奇道:“其实我们还不算最惨的,起码没有家累。那些家里有女眷和孩子的同僚,才是最难的。”
陈韬道:“要怪就怪二皇子,好好的造什么反。只是那平叛大军到底干什么吃的,怎么过了这么久,也没有把二皇子抓住。”
沈士奇道:“哪里有那么简单。据说二皇子这次起兵,足足纠集了一万兵力。而派去平叛的大军才只有八千,关键是平叛的将领还轻敌大意,直接让二皇子偷袭成功。”
“我看这次平叛,没有个一年半载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