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恒星气泡(2 / 2)
“而每个恒星系都只是在这高密度物质之中的一个个气泡。”
“因为恒星放热的原因,将原本周围的高密度物质吹开,所以才形成空旷的气泡。”
“这就跟水加热时会产生气泡一样。”
“就像我们点燃一根蜡烛,蜡烛燃烧处的空气会在加热下膨胀,比周围变得稀薄。”
“而太阳这样的恒星就像在宇宙中点燃的一根根蜡烛。”
“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个个气泡。”
“而气泡之外,一定存在大密度的物质。”
“这些物质就像气泡的皮壳一样包裹着整个气泡。”
“而柯伊伯带或许就是这个皮壳,奥尔特星云中无数的小型星体或许就是恒星和恒星之间宇宙的高密度存在。”
“我这样说,或许大家不太明白。”
说着他打了一个响指。
屏幕之中,出现了一个宇航员在近地太空飞船上做实验的场景。
他先将袋子里的水挤了出来,在失重的状态下,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水珠,像是一个灵动的水晶球。
然后,宇航员将一颗“泡腾片”投入了大水珠之中。
如果是在地球上,“泡腾片”扔入水中会冒起大量的气泡。
这些气泡会迅速冒到水面上来。
但在失重状态下,那颗泡腾片被扔入大水珠之中,冒起的气泡并没有迅速向表面飘,而是充满了这个大水珠。
将整个大水珠变成了里面充满气泡的诡异模样。
整个原本圆润的表面也变得像是癞蛤蟆的肌肤一样鼓鼓囊囊。
那名中年科学家继续说道:
“就像我们刚刚看到的,在太空中,我们将‘泡腾片’丢入水中的场景一样。”
“我们宇宙中的恒星系就像水中的一个个气泡。”
“而气泡和气泡之间,是要比气泡密度更高的水。”
“早在2013年,旅行者1号时飞出太阳日球层时就发现了柯伊伯带的存在。”
“旅行者2号,在次年再次验证了这些高密度行星带的存在。”
“如果,我们这次真的能够成功登陆‘新年彗星’这颗只是在太阳系中经过的非周期彗星,如果我们有人留在上面继续跟随着这颗彗星对宇宙进行探索,势必会解开宇宙更多的秘密。”
显然,这名科学家是支持刘天明想法的一位科学家。
而通过大屏幕上时常会在他讲话时切换他发言时的画面,大家很快便认出了这名科学家是谁。
这位是当代着名的天文物理学家杰曼·艾尔斯。
也是本次“变轨计划”之中,负责精准预算行星轨道,制定“天行九歌”智能飞行路径的那名科学家。
此刻,所有与会者终于明白了刘天明开展本次“银河会议”的目的。
是的,如果那十八名乘坐“天行九歌”的宇航员能够成功登陆“新年彗星”,是否让宇航员在成功执行完“变轨计划”之后,继续乘坐着“新年彗星”去探索宇宙确实是个值得商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