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搜刮上海滩(续)(2 / 2)
在这个洋货大肆冲击市场的时代,本土民族资本太弱小,还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可身在内陆的大西南却是未曾开发的处女地,只要市场培育起来,民族企业不愁发展。
王默相信,假以时日,当他带着川军冲出四川的时候,这些他扶持起来的民族企业也必然能跟随在他身后,冲出大西南,走向全国,对洋人发起另一种形式的战争。
无息贷款、官方扶持这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馅饼从天而降,虽说内心深处还有些许疑虑,但在这个年代敢于开厂办实业的秦祥林终究还是非常有魄力的人,只是稍稍考虑了一下,便当场答应了下来:“既然王公子诚意十足,只要贷款一事真的能兑现,我立即变卖在上海的产业,举家迁去四川。”
泰和算是收入囊中了,王默满意地笑了笑:“秦厂长不必多虑,四川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你一家泰和纺织厂。这是一个关系到四川发展的大计划,不仅是纺织厂,缫丝厂、印染厂、洋火厂、洋灰厂、电厂等等,越多越好。秦厂长在上海办厂多年,想必认识不少办厂的实业家,不妨和他们联系一下。无论他们是举家迁去四川,还是派遣人员到四川开办分厂也好,条件都和我刚才说的一样。”
大计划,还真是大计划,此时秦祥林心里算是再无一丝疑虑了。既然不是只有他一家去四川办厂,自然就放心得多了。再则,纺织厂也是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四川如果能再开办几家缫丝厂和印染厂,对泰和的好处不言而喻。
想到这,秦祥林心里已经在琢摸着怎么说服那几位多年老友和他一起去四川了,多人抱团会让他感到安心许多的。
“王公子放心,秦某一定尽力说服那些老友,一起去四川办厂,为川蜀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秦祥林毫不犹豫地表示会竭尽全力,既然下定决心去四川办厂,那么王默这根粗大腿是不能不抱的,这个时候不趁机表态那就是傻子。
“那就有劳秦厂长了,这两日,我会让人在上海各大报刊上登招商广告。还有,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各个类型的厂子数目必须要有限制和规划的,这一点,麻烦秦厂长务必和有意去四川办厂的各家交代清楚。”王默挺佩服秦祥林的果断和魄力的,果然不愧是中国最早一批开办工厂的实业家。
确定合作之后,双方的谈话就越发愉快融洽了,稍稍谈了些四川的情况,然后留下联系方式,王默便起身告辞了。
王默走后,秦振鹏对于父亲举家迁往四川的决定多少还是有些疑虑:“父亲,这个王家不过是川南地区的一个小军阀,说不准哪天就被消灭或者排挤下台了。万一我们全家迁过去之后,换了别人掌权,王家的许诺兑现不了,我们岂不是麻烦了?父亲,我觉得这事还是不大靠谱,要不您再考虑考虑?”
秦祥林摇了摇头:“就我的感觉而言,这个王家虽说是个地方小军阀,可实力绝对不小,没那么容易垮台的。”
“谁知道呢,这年头兵荒马乱,有枪就是草头王,全国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军头。王家在川南那种穷乡僻壤,再有实力又能厉害到哪去,说不准明天就没了。”秦振鹏不以为意地反驳道,他压根不觉得川军那种土鳖军队能有什么实力可言。
“愚蠢!”秦祥林沉下脸喝斥道,“王家准备贷款扶持这么多工厂,你知道光是购买那些机器设备就需要多少银子吗?这绝对不是区区一个川南地区小军阀所能拿得出来的一大笔银子!有这么多银子,不买军火装备他的队伍,却要拿来扶持工厂实业,这是一个地方小军阀能干得出来的事吗?”
的确,一般的地方小军阀,为了自己的生存,手里的资金必然是优先武装和扩充自己麾下军队,哪里会在意什么实业和经济。即便是主宰北中国命运的北洋集团,也不见得会如此煞费苦心地扶持实业发展。多年办厂的秦祥林很清楚这种官方扶持意味着什么,哪怕真的是一个骗局和不归路,他也忍不住一头扎进去。
当天下午,秦祥林就对泰和纺织厂进行清盘,同时出售秦家在上海的绝大多数产业,动作之大,在上海工商业的圈子里引起了一阵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