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买官(2 / 2)
“父亲,这么好玩的事怎么也不告诉我。”吕布很失望,没有看见自己家一片肃杀吓唬县令的场景。
“一个只会吓唬贫民百姓的县令有什么可看的,今日这么做也只是向这北地诸郡展现一下我们吕家的实力罢了。”
吕良不在意的说着,九原县令不算什么人物,一个靠钱买来的小县县令,平时也就穿着官服对着百姓狐假虎威,遇到真的大家族也只能乖乖听命。
这时候母亲从后堂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还几名婢女,在母亲的指挥下,刚才的酒宴被很快的撤了下去。
“布儿饿了吧,走,母亲给你做了好吃的。”知道儿子练了一早上武,肚子肯定饿了,拉着儿子就去了后堂吃饭。
“布儿,别看那县令威风,等过两年让你父亲花钱帮你买个孝廉秀才,我家布儿是人中龙凤,将来封候拜将一定是一方人杰。”摸着儿子的头,黄氏笑着说。
买个孝廉秀才吕布一下子被噎着了,母亲这也太敢说了吧,这就准备买官了?
汉朝还没有科举制,官员的任用完全靠贵族和士大夫们推荐,但京官轻易地不会到地方上去察检人才。于是就有了地方上的察举制,后来慢慢变成每年郡里举孝廉一名,州里举秀才一名。
这种制度在早起还是很不错的,汉朝崇尚儒家学术,对于道德和孝道看得很重,认为凡事孝顺的人就是可取的人才,百善孝为先。
朝廷对于察举制也看得很重,察举的实施比较严格,被举者如被发现不合标准,举主要承担责任,被贬秩、免官。
但从东汉后期开始察举制已经形同虚设,皇帝默许宦官公开卖官鬻爵,朝堂就变得乌烟瘴气,不论清正的士人还是贪婪的宦官都开始肆意瓜分官吏名额。
宦官们爱钱,只要有钱几乎能买到皇帝以下的任何官位,三公之位都能随意买卖。
士人们要扩张自己在朝廷的势力,任用和自己政见一致,关系亲密之人。
地方上一见京师都是如此,也不再收敛,孝廉秀才明码标价拍卖,这就有了后来的“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讽刺。
“母亲,咱家干嘛要去买官,孩儿就不信凭着我的本事闯不出一番事业。”
吕布明白母亲为什么会有买官的想法,自己家毕竟只是富户,没有一个身份,在普通人眼里不得了,放到天下就不算什么了,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是很难出人头地的,也很难有人跟随。
“布儿当然厉害了,我儿子事人中龙凤,可是这天下人不知道,他们更注重名声。”母亲很委婉的说着,儿子想做大事,但从出身开始就困难重重。
“母亲放心,孩儿不需要那些徒有虚名的人,做大事靠的就是自己,孩儿会组建自己的势力。”
吕布哪里听不出母亲想说什么,母亲是想自己先活得个一官半职积攒名望,等到有了足够的名望,做大事就会方便很多。王莽就是靠着一个孝顺的名声一步步走上高位,推翻西汉的。
吕布不想做王莽,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以为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没有考虑实际实施中的困难,这才在称帝没多久就被刘秀干掉了。
和王莽很像的一个皇帝就是隋炀帝,无论是征高句丽还是挖运河,都是对的,消灭快速强大的邻国,挖一条连通南北的运河,这都是对国家有好处的,但时机不对,做事太急躁,最后导致天下大乱,隋朝也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