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过分解读(1 / 2)
在尚武的汉朝,众文臣出行也基本都会佩剑。但诸葛亮却从不佩剑,绕是同行的鲁肃腰间也挂着柄长剑。
众臣或单手掌剑柄,或任由佩剑晃动,急匆匆走在前面,诸葛亮和鲁肃虽已落在最后,但依然没加快脚步的意思,边走边聊着。
虽听诸葛亮讲刘协晓得制衡朝堂,但鲁肃还是担忧表情皱着眉,说道:“陛下自登基,就备受贼人欺压,深知兵权的重要,而且十万精锐乃国之重器,理应掌于陛下手中。杨公怎能因此而心生不悦呢?”
自古君王最忌两件事,手中无兵权和兵权旁落。
诸葛亮闻言又笑道:“子敬所言乃其次,主因是陛下没让杨公参与剿灭袁术和北伐的战略议论。”
经诸葛亮这么讲,鲁肃回想起先前杨彪朗声说的话,才恍然大悟。便说道:“所以我等该劝谏陛下招杨公商议北伐大计?”
这是老实人的办法,也确实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诸葛亮还是摇头觉不妥。
诸葛亮收起笑容,说道:“陛下圣明,应已早于你我想到此法。”
鲁肃单手掌佩剑,不解的看向诸葛亮,道:“那陛下为何还如此?”
诸葛亮不正面回答,却反问道:“依子敬看,徐元直和刘子扬才能如何?”
鲁肃微愣,思考片刻回答:“论谋略,我不如他两人。”
在谋略上,鲁肃确实不如徐庶,但该不差于刘晔。
诸葛亮说道:“元直是我好友,我深知他怀有定天下之才。我与刘子扬虽刚相识不久,但也早闻其名,知其被称有佐世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