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 第二百六十六章 江州军粮至洛渠

第二百六十六章 江州军粮至洛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极品妖孽民工  但闻人语响:巍巍中华  开局须菩提,逆乱西游  仙姑,你的马甲掉了  我与殿下话农桑  冰寒武神:我能吸纳万神功法  渣男是怎样炼成的  异能农妇  八零兽医能掐会算  雄魏 

可是战争本就是最为消耗粮草的,加上骁骑军各营每月的耗费本就不菲,骁骑军手中实际所掌握的粮草当在三十五万石左右。

裴卿既要协调各军的后勤,又要保证司州本土不出乱子,同时肩负司州刺史府和征北大将军幕府的事务,他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若换了旁人十有八九会一筹莫展!

所以桓伊此时送来的这十万石粮草正当其时,正好解了骁骑军的燃眉之急!

古老的洛阳津阳门外堰洛渠水码头上,一艘巨大的艨艟舰正在停靠,船顶高高飘扬着黑底大旗,中间有一个红彤彤巨大的“晋”字。

这时,濛濛细雨中,从南城门奔出几十个衣甲鲜明的将领,为首一人黑金甲,外罩玄色战袍,身材修长,两鬓长髯,双目如箭!

来到大船旁,众人翻身下马,早有骁骑军校尉在岸边等候,上前躬身施礼道:“请别驾上船。”

裴卿微一颔首,甩开袍袖,昂首走上宽大的踏板,众人跟随在后,一片“哗啦啦”地铠甲声、脚步声分外刺耳,更加衬托出骁骑军将领们的雄壮威武。

“豫章太守王鉴见过平西将军。”度支中郎将、豫章太守王鉴下船迎接裴卿

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张蚝、王鉴率众救援袁瑾,战事不利,遭到东晋大司马桓温击败,那一战时任建威将军、历阳太守的桓伊生擒了王鉴,此后王鉴便投降了桓伊,第一次太元北伐结束后后桓伊出任江州前举荐他为豫章太守,朝廷加封其为度支中郎将。

所谓度支中郎将,与曹操所设立的典农中郎将并无二致,也就是换了个名称,干的还是屯田的事。

听说骁骑军在司州屯田收获五十万石粮食,王鉴毛遂自荐押送粮草前来洛阳,不只是想与徐宗文这个当朝权臣结个善缘混个脸熟,同时也是为了学习骁骑军的屯田之法。

听闻骁骑军上下屯田所用的犁耙不同,叫做什么曲辕犁,比一般犁耙好用,还能省力,甚至不用牛马,连人都可以轻易推动!

骁骑军屯田与别处不同,百姓争相帮着军士耕田,到了秋收时家里田地少人口多的还能拿到一成粮食!

再加上司州刺史府发布的均田令,所有治内百姓都有足够养活自己的土地,兵民合一,屯田事半功倍,是别处州郡想都不敢想的事。

自然了,司州毕竟是骁骑军一刀一枪打回来的,先帝都对骁骑军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徐宗文还曾提出士族带头迁回原籍,提出恢复故土,与此相比屯田策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劳王府君不远千里,舟车劳顿给我军送粮!”裴卿朝身后伸了伸手,立刻涌上来几十个军士抬着酒肉上前,“诸位江州的兄弟,你们辛劳了!我代表骁骑军上下,还有我们大将军,感谢你们啊!这些酒肉就算是些许敬意,请你们在洛阳好好休息几日,以解疲乏,稍后还有重礼奉上!”

言未毕,又有一队军士,手捧银钱绸缎上前,此举立刻引起了江州军士们的注意。

所有江州士卒不一而同望着王鉴,而这一个举动也让裴卿对王鉴此人不得不上心。

此人在军中威望不低啊!

“就听平西将军安排。”

此言一出江州军欢呼雀跃,立刻下船跟着骁骑军离开了……

“此番王府君着实辛苦,我家主公已经为王府君备了薄礼,请,府君。”裴卿一面命人搬运粮草,一面给王鉴送上五十金,洛阳府库不差钱,就是粮仓的存量不够,而司州附近有钱也买不到粮,再这么下去粮价飞涨,就要闹出乱子了!

王鉴不动声色的收下,投降这事都干了,受贿又算得了什么呢?

“多谢将军美意!”

事了之后,王鉴提出要拜见徐宗文,裴卿自然不能推辞,应下替他引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开局大唐:秦琼家的魏武传人! 盛夏兴替史 富贵小当家 大明锤王 争霸:我用火炮在古代以德服人 三国:嫌我弱?开局被袁绍赶走! 大明:自曝穿越者,老朱心态崩了 1910大帝国:开局就造反 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大明:废我太子?那我撬你后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