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已经结束了(1 / 2)
“啥?被发现了?”木子昂心中一惊,脑海中瞬间闪过几幕黑社会追杀的场面。
“不是,常风的意思是我们几个今天差点被累死。”李浩然接着道。
“有这么夸张吗?”
“一点也不夸张,”章慧终于解决了打嗝问题,忙道:“暴晒了一天,还搬了很多箱货,累死了。哎哟,跟煮了的螃蟹似得。
“呵呵呵,四位大侦探看样子出师不利啊。”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朱常风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欧阳倩打断了。
她瞥着白眼珠,看了看众人,“每一次真相的揭露都不是容易的,我们要有流血流汗的思想准备。”
“呵呵呵,你们这一整天到底干嘛了。”
“嗨别提了,”章慧嘬着五鹿牛奶幽幽道:“而是被派到了销售门市部,李浩然和朱常风负责装货,去市区做了一天的调查,累死了,他们几个梳妆打扮,满心希望能进个机要部门,没想到竟成了苦力。
“我觉得你们的思路是不是有问题。”木子昂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问题,什么问题?”李浩然是这场活动的发起者,他对自己的潜入计划一直很有信心。
“你们应聘的是什么?”
“暑假短工!”
“既然是暑假短工,那么就说明是他们某些部门出现了短期的用工需求,而这些部门肯定是一些不需要经过长期培训,要求又低的部门,”木子昂扫了众人一眼,接着道,“因此不可能是核心生产岗位或者有固定人员编制的职位,只能是一些外围工作。”
“那有怎么样!只要找到合适的时机,不以为然道。
“呵呵呵,这个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是分开的,首先你做销售很少有机会到生产区域去;其次即使你去了,你也未必能够到他们有问题的工序去,他既然心中有鬼,自然百倍防范!”木子昂今天上午已经注意到,该企业的保安人数比一般的企业要多两三倍,检查也严许多,由此可见防范还是非常严格的。
见木子昂分析的头头是道,章慧等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李浩然,“百密一疏,只要有一丁点机会就成了。要是把这事弄到网上,成为微博大V也是早晚的事。”木子昂不得不佩服李浩然的能力,三言两语便把已经有些泄气的众人鼓动的浑身是劲,仿佛明天各个都是网络名人了。
“回去歇了!”欧阳倩做了最后的总结,起身离开。只剩下木子昂面对着一桌子的垃圾嘀咕,这谁给报喽?
对于章慧等人而言,跟他们这些研究生相比,木子昂还是属于雏儿一级的,因此他的意见自然也就没人当回事,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找点漏子还不是跟玩似得。然而,两天之后,他们终于明白这事还真就不跟玩似得,大家你瞅瞅眼瞧着小白脸变成大酱色,各个晒得跟非洲亲戚似得,晚上累的翻身都难,心中都不免有了一丝打退堂鼓的意思,只是谁也不好意思先提出来。
章慧等四人还在硬撑着,每天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不是搬运货物就是参加各种活动,充当廉价的劳工,几天下来就是信心满满的李浩然和欧阳倩也明显沉默了许多。
“有没有其他的法子?”章慧问道,见证了自己从一个时尚小妹变成了乡下大妞,她的急性子终于再也按捺不住了。
“对!再问问你那粉丝!”朱常风盯着欧阳倩接口道。
欧阳倩瞥了瞥,略微沉思了一下,“也行,反正这么弄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唉,电视里看那些调查、暗访挺过瘾的,没想到实际作起来竟然这么难!”
李浩然不想再说什么,低头跟一个烧卖较劲,大家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你们确定他们真的有问题?”木子昂突然插嘴道。
“当然有,你问微博大V。”章慧白了他一眼。
“一个粉丝给说了一些关于冰爽的事...”
“咱们直接把这消息发布了算了,一样能够造成轰动效果。”李浩然总想成为一个最后拍板的人,却不料这一次遭到了四人白眼。
“你傻啊,”章慧说话毫不客气,“这些事没有印证,万一是对手发过来的,已经有好几个微博大V进去了,目前大V们人人自危。
“你再跟那粉丝联系联系看看还有什么线索。”木子昂问道。
欧阳倩又瞥了木子昂一眼,这让他很不舒服,“咋没联系,发了七八个邮件都没有回复。”
时间仿佛又陷入了停滞,谁也不肯说出那句话,“导师,让我回去帮他做几个实验!”朱常风低低地说道。
“我还有篇论文得赶出来!”欧阳倩瞥着一旁道。
“各人找各人的妈吧!”章慧淡淡的说道...。
“你不回B市?”章慧满心的以为木子昂定然会跟自己回B市,没想到他竟然拒绝了。
“稍微耽误两天就回。”
“你小子有个屁事啊。”
“呵呵呵...”木子昂笑而不语,既然暑假里没有什么安排,倒不如自己给自己寻点刺激的事干干,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送走了章慧等人,木子昂立即去学校里的租车行,租了一辆变速自行车。整整一天的时间,木子昂一直在围着冰爽厂转悠,章慧他们的失败反而激发出了他的兴趣,现实中的游戏可比网络游戏更刺激。他去之前一直有一个疑问,既然冰爽的问题出现在原料上,那么原料又是怎么来的,怎么运进去的。如果问题向下找不到解决的答案,反证亦不失为一个解决思路。
晒了一下午,木子昂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搞清楚了原料是怎么运进去的,原来凉爽在黄海路东边的渤海路上有一个后门,只不过这里没有门牌和标记,而且隐身在一个院子内,要不是刻意的去寻找绝难发现。木子昂只花了一支烟,便从旁边的大爷嘴中得到了印证,这就是冰爽的后门,不过院子看守的很严,竟然有七八保安在那里转悠,里面还养了两条大狼狗。
木子昂皱着眉头暗道,不过他们这么谨慎说明这事就越蹊跷,他就越觉得有意思,在马路对面盯了大半天,院子门口处的铁栅栏始终关着,未见有打开过。
下午五点钟的时候,木子昂觉得实在没有什么线索决定撤了,就在这时从西边拐过来一辆皮卡车,车子最后停在了院子门口,七八个手里掕着大水壶,浑身晒得黢黑的民工说笑着下了车,或站或蹲在栅栏处吸烟聊天。半个小时候后,又有一辆货柜车开了过来,栅栏门随即打开,民工们一拥而上。木子昂见民工们从货柜车内往外搬麻包,心中不禁一怔,难道是原料?
这个想法在木子昂的脑海中闪过之后,他迅速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如果这就是原料,那么每天的进料时间是什么时候?原料从哪里进的?另外,这些民工是哪里来的?
在盯了三天之后,木子昂大致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货柜车每天会来一至两次,时间相对固定,上午的11点及下午的5点左右。至于原料的来源,通过跟踪车牌,木子昂发现货柜车属于L县的一个物流公司,L县距离B市五百多公里,这只能说明原料有一定的可能来自于L县,因为绿豆、花生历来是该县及周边几个县市主要的农业作物,因此还不能确定。
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民工的来源,解决这个问题纯属一个意外,昨天一个民工去旁边的超市买烟和火机,碰巧超市里的火机用完了,木子昂借机将自己的火机送给了那位民工,两人借机聊了两句,据他所讲,他们都来自市区一个叫勤奋的劳务派遣公司,该公司专门提供各类的劳务服务,每天都会有七八个人派过来卸麻包,麻包都被放进了一个大型的仓库。
“里面装得是什么?”
“应该是绿豆、花生这些东西。”
“好的还是坏的?”
“这咱不知道,再说也看不见,就是看见了,咱也不知道好孬,仓库里霉味很大!”
木子昂没有再问下去,要想解开真相,还需要自己亲自去解决。第二天,木子昂按照那位民工所说,找到了勤奋劳务派遣公司,这地方其实就是一个短期劳务中介,找工的每天上交10块钱的管理费,就可以坐在院子里等着派工,但要是想被派上工,还要多少给管派工的塞点好处,碰到这种事抱团的好处立显,为此院子里形成了好几伙人,互相挤压。这些事可不是木子昂当时就知道的,直到散了几圈烟之后,才有个看不过眼的大哥给他点拨了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