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诸杰归顺(1 / 2)
黄忠也是经常前来此地,闲暇之余,便是和关羽交流切磋刀法,兴之所至,还要较量一二,所幸到了后来,刘琮就直接将兵器归还给我他们,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此时此刻,也不知道前往哪里去。
在这里还有他们的容身之所,关羽和黄忠的关系却是越来越好,黄忠的武艺不输于关羽,而且黄忠还比关羽年长,饶是关羽一身傲气,也对黄忠敬佩得很。
刘琮一直就在担心,关羽和黄忠二人会不对付,因为在刘琮的前世,关羽身上一直有一个很负面的事情,就是嘲讽黄忠,根据《三国志》的事情是这样的,公元二百一十九年,刘备击退了曹操,占据了汉中,占据了当年他的老祖宗刘邦的龙兴之地,所以为了表示上接天命,他就大张旗鼓地自立为王,成为了汉中王,建立了汉,曹操是魏王,也就是魏国,当然那个时候的曹操没有称帝,所以辖区封地,只能称之为王国,而刘备建立的汉国也就是后来的蜀汉或季汉的前身。
刘备实际上建立的王朝,就叫汉,只是后人为了区别历史上面那么多的汉朝,以地域划分,称之为蜀汉,刘备当了汉中王,那么他手下人的官职,爵位自然也就普遍提升了,比如诸葛亮就从军师中郎将升为军师将军,而法正从蜀郡太守就成了尚书令,这是文官系统。
武将系统则是分了四大将军,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黄忠,人们常说三国蜀汉有五虎大将,但历史上只有这四虎能称得上是上将,没有赵云,这个时候赵云还是一个杂牌将军。
而关羽这个时候可谓是位极人臣,可是关羽在接到任命的时候,却非常的不高兴,原话叫做‘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里的老兵指的就是黄忠。
让刘琮自己也不解,这是一个奇怪的事情,因为历史上关羽和黄忠没什么恩怨,甚至没什么交集,所谓关于收复长沙和黄忠大战那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
而且即便是演义当中,关羽与黄忠也是一阵苦战,还险些被黄忠的箭要了性命,关羽怎么会小瞧黄忠的本事,看不起他?论功绩,黄忠也是不小的,夺益州,占领汉中,黄忠都是主力,在汉中战役中他还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
黄忠的功绩至少能和张飞平起平坐,连陈寿都评价道,‘黄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而且关于说黄忠是老兵也很说不过去,黄忠这个时候六十九岁,关羽这个时候多大呢?根据关侯祖墓碑记的说法,关羽而到了公元二百一十九年,他周岁应当是六十,算虚岁的话,至少是六十一。
关羽的出生年,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一个约多少而已,关侯祖墓碑记是清代人写的,这个日期其实是不确切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但是学界一般认为关羽比刘备小不了几岁,刘备起兵的时候周岁二十三,那么关于至少也有十九二十岁,所以关羽骂黄忠是老兵的时候,他自己也很老了,年近花甲。
四虎大将中最年轻的应该是马超,这个时候才四十三岁,这就很奇怪了,关羽和黄忠没啥恩怨,他自己那个时候也是垂垂老矣,为什么他偏偏看不起黄忠?
刘琮现在只能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关羽不是看不起黄忠,只是借题发挥而已,关羽说‘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表面上是跟黄忠过不去,可是现在看来关羽这是不满于刘备的说法。
刘琮忍不住有些郁闷,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那么将关羽和老兵黄忠同列的人又是谁呢?肯定是刘备,所以关羽骂黄忠,不是针对黄忠有意见,还是对刘备有意见。
不管是马超,张飞,黄忠他们的功绩再大,也比不上我关羽镇守荆州啊!
因为后来费诗劝关羽的时候,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叫‘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共戚,福祸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俸禄之高低’,翻译过来就是,汉王刘备和君侯关羽你根本就是一体的,生死共存,福祸共倚,什么官位爵位,俸禄的高低,那只是暂时的,你不要太在意。
费诗就差没有说,你和汉王是手足兄弟,还在意这些细节干嘛,你想想不要说,王与君侯譬犹一体了,韩信想当个代理齐王都让刘邦一直记恨,而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的话,是一个小小的费诗胆敢随便说的吗?
这话一旦乱说,是要杀头,遭君主记恨的啊,要知道费诗是刘备专门派过去的,而这番话肯定也是刘备交给他,所以关羽表面上看不起黄忠,但实际上却是借题发挥,对刘备表达不满,我不应该是前将军,应该是大将军才对,而费诗那番代刘备说的话的潜台词是,兄弟先委屈一下,好日子还在后面。
结果关羽这家伙转过头就发动了襄樊之战,刘琮想通了这一层之后,一颗心便是落了地,“几位将军,忙着啊!”
众人齐刷刷的盯着刘琮,气氛有些尴尬,感觉刘琮有点不会聊天,挺低级的聊天。
刘琮尴尬的一笑,随机便是说出了自己来意:“不瞒几位,吾自认为,和几位接触以来,都是以礼相待,玄德公尚且在世的时候,吾也并没有怠慢,只是木已成舟,还请诸位早日节哀,几位都是吾比较钦佩的英雄豪杰,几位将军不仅仅武艺出众,徐元直,孙先生,亦是明达干练之才!”
徐庶这边,刘琮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要将大家都召集起来,自然是因为开诚布公一些比较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等时候徐庶已经在诸葛亮的劝说之下,有了再刘琮麾下效力的想法,毕竟徐庶和诸葛亮本来就极好的朋友,而且,徐庶也是比较钦佩诸葛亮的。
略微的沟通一下,徐庶也尝试说服孙乾,糜竺,糜芳等人,刘备已经亡故,他们这些人,总不可能老死榻上,一身才学总要有施展之地。
但是关羽,张飞,赵云,陈到几人明显还是在悲痛之中,说实话,徐庶,孙乾又何尝不悲痛,只是作为谋臣来说,他们的理性大于感性,知道应当怎么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