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皇帝的态度(1 / 2)
第二日一早便有旨意从宫中出去。
静文郡主唯一的女儿便被册封为郡君。
而一同下达的旨意还有华阳长公主膝下荣安郡君加封为镇国郡主。你说她外姓之女不配,那皇帝就让你看看到底谁不配。
另一边接旨的还有慎亲王府,老亲王的嫡长孙女被册立为平乐郡主,入嗣东宫太后已故的宣文太子一脉。
这便是在警告元郡王了。
虽则将静文郡主入嗣德睿太子一脉是先帝爷的恩赏,皇帝仁孝治天下自然也要继续抬举着静文,元郡王夫妇是郡主的生父生母,有些脸面也得给。
但这脸面要怎么给、尽头在哪里,还是皇帝说了算的,想要体面的在京中活下去,唯有安分守己。
皇帝的底线不是谁都能挑战的!
皇帝的温和也不是对着任何人的!
元郡王虽嚣张,可他很清楚自己嚣张的资本在哪里,如今皇帝的警告给得明明白白,且上官氏的死还没查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郡王府里,自然是夹起尾巴低调做人了。
上官氏死的不体面,事没成,还得罪了好些高门,上官和阳这会子又被皇帝外放了出去,上官家想利用郡王府在京中站稳的计划便不成了。
上官老太君暴跳如雷,在府中骂骂咧咧要让繁漪付出代价,然而狠话还没放完呢,吏部的人便拿着调令来催了。
吏部来的是尚书萧峤,是魏国公胞弟的岳父,也是姚丰源姚阁老的门生,更是慕云歌的岳家祖父。
这一大圈人物关系盘盘下来,上官和阳脸都黑了。
这是几方人马托了尚书来给警告啊!
高门之所以是高门,便是因为他们懂得趋吉避害,懂得独善其身,而他们在看清楚背后还有人要算计慕繁漪和姜琰华之后,还站出来替他们料理此事,却是他没有想到的。
恐怕连元郡王都不曾预料原本可以顺利推进的计划,竟然断送在多管闲事的长公主手里吧!
上官和阳其实一早知道女儿要对付慕繁漪,隐约也察觉到应该是元郡王在背后推动,想借着女儿的手去除掉她。
他想过阻止,但一想若是办的好,女儿在郡王府的地位可就稳当了,更是因为自己的把柄还在慕孤松的手里,便打消了念头。
若是能把慕繁漪逼上死路,慕孤松为了保那小贱人性命,少不得要求过来,他才好把偸采矿山的证据要回来。
可此刻却只暗恨女儿当初为什么要惹上那对魔星。
他还不想立马出京,指望着查出杀死女儿的“真凶”之后,好有转机。
毕竟他看得出来,元郡王甚至他背后的人根本不会轻易放过慕繁漪的。
只要慕繁漪落进了他们的圈套,好好疏通一下,定能叫她一并认下了杀他女儿的事,届时慕家想保住慕繁漪可不得想办法让他留在京中,甚至还能往正三品的阶品上靠一靠!
上官和阳满面悲戚道:“杀死小女的凶手还未查清,下官若就此离京,实在难以面对女儿亡魂。”忙从袖中掏了个沉甸甸的荷包递了过去道:“内子是定国公太夫人的侄孙女,算来也是长公主殿下的表姐妹。能否请大人通融一下……”
萧大人微微侧过身避开了那塞进他大袖中的荷包,并以掌心对外顶住了袖口。
他神色温和而平缓,只眸色微微沉了沉:“上官大人早年里也曾在六部当差,便晓得静王和秦王是如何输在长公主手里的。”
上官和阳那时候只是个小小的主事,朝堂纷争没他出力的份儿,却也清楚的知道,支持那两位亲王殿下争太子位的大臣是如何一个个、一个个走进了刑部、大理寺、京畿衙门的大狱,最后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而两位殿下,最后落了一死一圈禁的下场。
他虽不知慕繁漪有什么本事竟让长公主这般维护,却也晓得惹了长公主生气,别说外放,小命都可能不保。
终究他这双手在任上时也并不是干干净净的。
上官和阳一急:“尚书大人……”
官场沉浮三十余载,将萧尚书的眸光打磨的深沉且通透,郑和阳的城府在他面前根本不够看。
萧尚书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道:“上官大人该知道,姜家大奶奶是慕都御史唯一的嫡女,长公主又与她投缘,如何能叫她被人欺辱了半分去?上官大人,还需为自己的前程考虑才是。”
上官和阳一看他的眼神着落立马头皮发麻,便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劳尚书大人亲自跑一趟,下官一定按照规矩三日内离京赴任。”
萧尚书十分满意他的态度,和和气气地离开了。
看着萧峤的身影消失在大门口,上官老太君总算憋不住抄起一只茶盏砸了出去,磁片与滚烫的茶水在门槛上碎裂、飞溅
映着阳光发射起尖锐如刀锋的光芒,闪烁在她微眯的阴毒眸中:“好容易回到京中和高门熟稔起来,怎么能走!你自上任去,我和哥儿姐儿们都留下。”
一字字从死咬住的牙缝间迸出:“决不这么轻易放过那小贱人!要不是她,平意伯府早就拿捏在我们手里,还轮得到姜沁雯那下贱货得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