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老街小饭馆 > 第215章 好多糕啊

第215章 好多糕啊(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回到三国打天下  水逆  修仙游戏两不误  穿书七零之我在那养反派  女帝的传奇相公  明灭神王  我穿越成女频小说的反派  蜜爱鲜妻:首席男神,宠上天  宠卿一世恋君一生  我的航海游戏大有问题 

祥云寺法会上的贡糕,或许是王府菜系的一部分。

李牧遥不敢乱联想。

但是白晓星却说,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不单因为她在王府镇找到的僧耳糕得到老僧太爷爷的认可,还因为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清朝时期祥云寺的住持和王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传,清朝乾隆时期,当世王爷府的四子为转世的高僧,在经过一系列的复杂流程与考验,皇帝恩准了他的身份。

后祥云寺派出两名僧人到王爷府邸服侍,授其经文秘籍,启智明慧。待到他年方五岁之时,便被迎进祥云寺,正式奉为第四位住持。

住持因其家庭背景高贵,备受乾隆皇帝的特殊恩宠,清廷对祥云寺及住持本人都施以最大的便利和优惠政策倾斜,使得祥云寺得以快速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住持大兴土木,扩建庙殿、塔尊,弘法利民,盛况空前,同时增收僧徒,引进大量经书秘籍。此外,他还聘请学识渊博的高僧大德,来培养祥云寺的僧人人才。

史料上说,清朝乾隆年间的祥云寺庙宇错落,万佛环列,苍松翠柏,经幡飘荡,祥云缭绕,晨钟暮鼓,经声不绝,僧人数以千计,信众每日云集。为解决全寺偌大的消费问题,维护寺院正常运转,住持还报请理藩院核准,启奏乾隆皇帝恩准祥云寺属地执行朝廷圣谕,将周围二十来个村屯的村民及土地全部划给祥云寺,与王府共同治理。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祥云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王爷及贵族亲眷的帮助,王爷府的管理乃至日常生活也受到祥云寺的深厚影响,加之住持深受乾隆皇帝器重,京城内的多元文化也大量涌入青城一带,并得到了一定的复刻和传承。

其中包含饮食文化。

玉簪村是专属供应祥云寺粮食烧柴及蔬菜水果肉类的属地,自然僧厨也出自玉簪村。季家祖上就有过兄弟二人一位在祥云寺内做僧厨,一位在王爷府做衙厨的先例,故而他们所拿手的菜系在后世的流传当中最终划拨到同一菜系当中,也并非意外。

但是祥云寺法会的贡糕种类又并非由僧厨一人所创,还有大部分是玉簪村的村民进献的。

因为他们作为祥云寺的第一代属民,从建村起就免于赋税和兵役,每年只是象征性的向祥云寺进献村内自产的贡品。

这是规定也是传统,为了感恩当时的政策,村民们每到进贡之时都会绞尽脑汁做些有寓意的糕点进贡。

此外,还因为祥云寺自四代住持起经济就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加之四面八方前来祈福的信众又多,他们经常会在法会之后将贡糕、供果布施给信众。

故而无论是僧厨还是进贡的村民,也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给贡糕都取上吉祥如意的名字,寓意不同,信众们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求取各色糕点。

譬如僧耳糕。

老僧说这道糕点是取的“耳聪目明”的寓意。

还有如意糕、宝莲糕、百合糕、佛手酥、莲花酥、聚宝酥、仙桃酥、喜糕、寿糕、合糕……等等。

这些糕点大多受到京派糕点影响,就像佛手酥,至今是还京城的特色小吃,也是宫廷御点四大酥之一。

它与僧耳糕在命名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由名字来祈求佛祖的庇佑。

李牧遥听到白晓星在短时间内查找到了如此多的信息,破天荒的连夸了她三遍。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从导演到资本大佬! 被虐惨死后,嫡女她强势归来 下山后,我求女神快退婚 神医下山我有九个绝色护道者 四合院:这个司机太过嚣张 离婚后,前夫膝盖跪穿求复合 作精的千层套路 山野小村医 冰山总裁的至尊狂医 霍爷的隐婚暖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