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好难啊……(2 / 2)
听到莫从易平安无事太后松了一口气,又问:“哀家不是派去了好些人接他吗?怎么单单就把人弄丢了?”
那侍卫有些心神不定,这话若是不斟酌着开口,恐怕会惹怒太后……
见他犹豫,太后又问:“说啊,哀家问你,那些人呢?”
侍卫开口:“一路上那些人死的死……丢的丢,小王爷身边到最后一个派去的人都没有了……”
明白了。
太后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派去接莫从易的那些人竟是都遭了毒手。
是宫里的意思?
还是说……这是莫从易自己的手笔?
“罢了罢了,你退下吧,此事莫要声张出去。”
太后摆摆手:“他进宫了就把人直接迎到这儿来。”
半个时辰后,门又被叩响。
外面的翠玉喊:“太后娘娘,莫小王爷来了。”
太后从塌上坐起身:“进来吧。”
伴随着门外涌进来有些刺骨的寒风,在逆光里,太后第一次见到了她的孙儿莫从易。
“参加太后。”
莫从易进来规规矩矩行了个磕头的大礼,太后赶紧把人叫起来:“快起来快起来,既是我的孙儿又何必多礼?左右不过是祖孙相见,不用这么生疏。”
谁知道莫从易认真地摇摇头,回:“太后,这不是生疏。”
“只是孙儿感恩太后这么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感念之恩,一时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只能磕头作揖表示心意。”
太后眼中含泪,看着这个酷似自己儿子的少年,感慨道:“不过是一晃眼,你都长这么大了。”
“当初还是个在娘胎里的小家伙,这么多年过去了,竟长成挺拔俊朗的大人了。”
她连连感叹:“真好,真好。”
莫从易接过话来:“孙儿也觉得真好,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人,真好。”
他的娘亲死于难产,自打莫从易出生开始,他身边就只有一些丫鬟仆役,旁的亲人再没有一个。
祖孙俩又叙了会儿旧,太后这才想起正事,问:“哀家不是让你进王城之后低调行事吗?你怎么还主动去找太子搭话呢?”
她本以为莫从易会辩解一番,没想到少年直接乖巧地垂下头,回:
“祖母,这件事情是孙儿的错。”
莫从易的态度诚恳,让她那些责骂的话反而说不出口,只能问:
“你的身份提前爆出来会节外生枝,此事哀家已经通信告知你了,怎么行事这般鲁莽?”
少年的头愈低了,他瓮声瓮气地回:“本来孙儿也想直接进宫的,可是那日百姓说在酒楼能瞧见太子,孙儿实在没忍住好气,就跑去想见见太子……”
“孙儿自小没见过爹娘,也没见过祖母,可太子自打生下来就有爹娘宠爱,孙儿只是……只是觉得有些难过,这才没忍住报了家门。”
“祖母若是生气,那就罚我吧。”
听了这些话太后哪儿还狠得下心来?
她抓着莫从易的手,一边感慨:“唉……此事不怪你,不怪你。”
“听闻你那日受了伤?现如今怎么样了?”
莫从易这才掩了神色,把脖子上那道樱红的伤口给太后看:
“祖母你看,这儿的伤口已经快结疤了,只是说话声音有些嘶哑,别的没有大碍。”
这么大个伤口把太后吓了一跳,她问:“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只是被噎住了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大一道口子?”
莫从易安抚道:“祖母别急,我当时喉头肿起来了,呼吸不畅差点儿把自己闷死,多亏成世子行事果断,在孙儿的喉咙处开了个小口,这才没被憋死。”
“这口子很小,用不了多久就会愈合,祖母不必忧心。”
“那就好。”
太后放了心:“成世子……姜止他今日来了哀家宫里,说是要扶持你扳倒太子,你接触过他,觉得他的话有几分可信?”
莫从易回想了那天的相处,他的脸上浮起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回:
“孙儿觉得,成世子的话约摸有五成的几率是真的。”
“这么高?”
太后有些诧异:“哀家都有些好奇了,你那天到底看到了些什么,怎么就去如此相信他的话了?”
莫从易:“那一日太子走后,成世子曾经下意识想留下孙儿和他们一起吃饭。”
太后不解:“不过是吃顿饭而已,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吃一顿饭是没什么问题。
可是据莫从易所知,那天的人不仅有宋相爷的爱女,林尚书的嫡子,还有凤羽卫统领和内定的状元郎。
这几个人单单放到现在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可一旦五年十年之后,他莫从易可以拍着胸脯说,这就是未来宣国的半壁江山。
而姜止,她能够对自己提出邀约,对一个身份尚未确定且还是太子死对头的人提出邀约,是不是已经能说明……
成世子和太子并不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