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传闻(1 / 2)
不管怎么说,开新食肆的事就被这样搁置下来的,而京都里的人在继两次文会后又有了别的谈资。
因为在外云游多年的牧老先生回来了,要说起这位老先生,人们首先想起的还是他那位引进甘薯的祖上,之后才会想起他本人。
牧家的传承也颇为有意思,似乎每代后人中都会出现那么一个“奇葩”,说“奇葩”或许有些过,但与家族中的其他人性子不太一样倒是真的。
而这位牧老先生正好就是他这一代人中的那位“奇葩”,他幼年时即在文坛中有了名气,偏偏性子乖张,常年云游在外,。
他一路顺风顺水,按部就班地参加科举,考中状元后便被分到了翰林院,他却先后几次告假,最后索性请辞了。
直到几年后他再次回京,人们这才发现,昔日稍显文弱的佳公子已经变得如青竹一般,再不见之前的虚弱模样。
而之后,他便在好友的书院里开始授课了,说是授课,其实大多时间都是他在跟学子们讲他这些年来的见闻。
他本就有学问,在讲述的时候又将经文讲义自然地引入其中,相比只会说教的老夫子,可谓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但很快,他又出了远门,隔一段日子便会停下来找个学院给学子们授课。
多年前他便不再单单在书院讲解科举内容,在闲暇时分还会跟书院附近的百姓聊些农事,对此,众人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毕竟,看看人家的祖先,他对农事感兴趣简直算得上是“承继祖业”,大家巴不得他能再找到一种新作物。
要是产量高的话,那就更好了,如今可还有不少人饿肚子呢。要知道,逢到灾年的话,易子而食都是常见,那时候的粮食就是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