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古代银子的价格(1 / 2)
英台见银心,那丫头,还是自己认识的大小姐冰冰吗?怎么连钱都不要,不过她们家本来有钱,不在乎钱,倒也是真的。
英台数完钱说:“这些银子都是碎银,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多少银子,估计我们以后做生意,还得学习,怎么用秤来秤银子和东西.”。
银心道:“老爷不是已经给你说这是一两银子了吗?”
英台道:“虽然知道这是一两银子,做生意可容不得马虎,我们迟早拿钱去投资,做生意。到时候岂不是多学一样算一样总能比划清楚吧?不然连最起码的东西都不知道,又怎么去赚钱呢?”
银心见英台说的也有道理,便笑道:“说的是,那我们岂不是又要去学的一个会计?”
英台笑道:“会计事小,我们得要从头学习做生意的门道,另外还要看看古代的银子能值多少钱,才不会做生意失利!”
银心道:“这个好,我们以后又要学武术,又要学做生意,还要学的和人勾心斗角,这日子可是过得滋润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晚上有妙景!”
英台笑道:“这不是也挺好玩的吗?”
银心笑道:“那可不是要好好查查古代银子的换算方法么?”
英台拿出手机道:“幸好有手机,随时问度娘……”
银心笑道:“这可是个好办法,快查查,看度娘怎么说?”
古代银两有两种算法:
1、以银两克数计算,一两相当于10钱,一钱等于现在的5克。那也就是说一两等于50克,如果按照现在的银价来计算的话,每克7元,一两也就是350元。
2、以购买力来换算,由于生活用品等等很难去衡量银两的价值,所以基本是以米为基础换算单位的。
《明史》里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据《宋史食货志》提及“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30文”的记载,等方面可以大概猜测出当时的货币价值了,在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急速上涨,在当时一两银子等于两千零六十五元人民币。
中国银两货币历史:
1、《史记·平淮书》里记载:“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黄是指黄金,白是指白银,赤就是铜。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用白银了。
2、中国货币史上正式以白银作为交易货币是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前119年),武帝为抑制豪门大族的巧取豪夺和求得文景盛世再现,于是改革币制,采用了“白金三品”币作为国货。
3、五代时,白银已被使用在进献、输入货物、纳款、行贿等领域,每次用银的数量也相当巨大,但只随便铸成银铤、银锭、银饼等形式,以其自身的重量参与流通。
4、宋代时,除“交子”纸钞和铜钱、铁钱外,白银也被作为货币使用,当时的白银货币有碎散的,也有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五十两,甚至千两,其中比较多的是束腰形长条银块,个别也有方形、圆形。
5、到了金、元时期,白银被更为广泛地使用。金代的“承安宝货”银铤,从一两到十两分为五等,这是我国用法定计数银铸币的开始。元代更进一步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不久,开始铸一批每枚重五十两的银元宝。、
元宝的名称虽在铜钱上用过,但白银铸的元宝,却是“元朝宝货”的意思,银锭称元宝即从元代开始,以后“元宝”成为固定的代名词。
英台道:“我去,古代的银子还是蛮值钱的么?”
银心笑道:“对呀,那你现在有一两银子,岂不是相当于有了三百五十块钱了吗?”
英台笑道:“说的对,照这样很快就”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