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折柳相别(2 / 2)
林雪崚本以为大战告终,不久就可以返回太白山,大家一定会欢欣鼓舞,谁知一切平淡如水。
这日傍晚,她和叶桻一道出营散心,两人来到灞水岸边。八水绕西京,灞水是其中之一,灞桥两岸堤筑五里,栽柳万株。
从前兴盛之时,每到春意盎然,柳絮漫天,西京的游人便在此云集赏柳,迎送宾客,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成了一道风雅而伤感的别景。
烽火将一切风雅变为萧瑟,灞柳依在,野草丛生,草间白骨残存。
两人听着风吹萧柳的簌簌之声,想起衢园的垂柳。征战虽难,面对劫后的面目全非,何尝不是更难。
叶桻道:“崚丫头,我明天要走了。”
“要走?去哪里?”
“定军侯让我到玉门关外查寻两万凛军失踪之谜,明日就动身。”
林雪崚蹙起眉头,“为什么要你去查?”
“天子回銮,千头万绪,侯爷无暇分身。昨天他对我说,以前数次派凛军部将去塞外查探,可玉门关全无头绪,关外牧民又心生畏惧,能躲则躲,一直查无所获,后来东征西战的一耽误,更顾不上了。我这次悄悄前去,低敛行事,不令人疑惧退避,也许能探出些端倪。”
林雪崚怅然一叹,早知道就不来灞水边上了,才等到风平浪静,可以安心几日,一来就要折柳分别,而且去的还是那么远的风沙叵测之地。
叶桻见她闷闷不乐,用柳条折了一只兔子,在她眼前耸头耸脑的晃动。
她抬起眼睛,“师兄,此事非同小可,我和你一起去。”
叶桻静静看着她,他选择离开,一半是因为李烮之托,一半是因为他自己,有他在,林雪崚永远不会真正自由,江粼月也会一直死耗苦守,自己是三人中的症结,必须要有抽身的一天,他在船上向江粼月承诺的时候,就已经预备好了这一天,如果当他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是江粼月的妻子,无可改变,一切会不会容易一些。
叶桻用兔子耳朵撩撩她的鼻子,“傻丫头,这么大了,还老粘着人,启明军你怎么能丢开,再说青龙寨已经叫了我好久的大舅哥,我都替江粼月心焦。”
说到最后,叶桻一阵耳鸣,连自己的声音都陌生,身上也似裂开道道细缝,酸溜溜的割痛。
林雪崚垂下眼睫,他是这样想吗?灞水反光,柳条的影子在她脸上婆娑轻晃。
这晚她为叶桻收拾行李,缝补衣物,平常麻利的针线活儿总是频频出错,最后一结打好的时候,天已泛白。
黎明相送,叶桻看着她发红的眼睛,心里不是没有犹豫。他把行囊挂在鞍后,小心拉起她的手,温热的握了片刻,这才上马离去。
青衣单骑在万千柳条中渐行渐远,林雪崚看着他的背影,神魂皆空,默默立在堤上,许久没有离开。
叶桻一次也没有回头,她不知他的试心箭伤口已经渗血染红了胸襟,一旦回头,就会被她看个分明。
叶桻走后,林雪崚空虚倦怠,告病一日,在帐中闷睡。
天子回銮日期已定,诸域军马会在天子犒军之后陆续归还本镇,启明军各部都不想凑那金鼓阅师的热闹。
林雪崚想向李烮请愿,让启明军提前返驻太白山,可定军侯诸事繁杂,腾不出空见她。
这日林雪崚又在中军大帐前等候,天黑之际,李烮揉着额角走出大帐,令人牵来飒露,要去城中巡夜。
她知道又没机会了,叹气转身,李烮将她叫住,“林将军,一道去城中吧。”
她驻足回头,“侯爷,宵禁的时刻快到了。”
李烮让孔良取通牌给她,如果没有通牌,每晚在西京值守的军将都不能在城中擅自走动,天子回朝前夕,任何不妥都会落下话柄。
夜寂蹄脆,林雪崚骑着青骢马跟在李烮身后,一路琢磨,现在提太白山之事是否合适。
李烮放慢马速,与她并肩,“林将军,启明军出生入死,我一直欠你一个谢字。今夜我不想以主帅身份和你同行,只想待你为友,放宽身心,畅所欲言,不提军政之事,林姑娘,可愿应允?”
林雪崚见他突然换了称呼,以平等身份叙话,惊讶之余有些失措,“侯爷抬爱,雪崚受宠若惊。”
李烮一笑,“我都不拿官腔了,你还端着。”
秋夜明月高悬于空,月光勾勒出西京的宏伟轮廓。
两人到了延兴门前,下马步行。在这里坠城自尽的金广廉被李烮厚葬,血迹洗净,泯然无痕。千年帝都的角角落落,到底隐藏着多少这样已不可见的过往,谁能想得出。
城门值守的军士见了李烮躬身行礼,验过林雪崚的通牌,两人将坐骑交给军士,缓步入城。
沿着新昌坊向东,空街无人,脚步清冷。
“雪崚,你以前常来西京吗?”
林雪崚摇摇头,“小时候第一次跟着老爹到西京,被他拖去观摩字帖,我讨厌练字,见帖就烦,自己乱跑迷了路,担惊受怕,挨了一顿罚,所以对西京印象不好。等到了太白山,因为邻近,觉得举足便至,结果更不常来,上次专门到西京,还是伏阙上书的时候了。”
李烮微微惊讶,“原来伏阙上书你也有份,我没想到身怀绝技的太白宫主会混在太学生堆里请愿,你书法很好,急切时激情难抑,倒真有几分太学生的风范。”
“侯爷又在奚落我当众顶撞你的不是了。”
李烮看着随处可见的焦梁断壁,仰空一叹,“我以前也不喜欢西京,觉得是一座虚华的牢笼,直到这个笼子要被毁坏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并不那么讨厌它。塞外有塞外的自由,西京有西京的深厚,年少时易生抵触,等我开始习惯这里,也就证明我已经老了吧。”
林雪崚笑道:“定军侯才建丰功,正当鼎盛,青史垂名,当以为傲!怨老岂不矫情?”
李烮静默,古来多少人杰,都未能避免功成祸继的命运,她并非不谙悲凉,只是不愿在值得珍惜的时刻,让消沉成为主角。
他瞥了一眼月下笑颜,心中的沙场上好象开出了一丛素淡动人的雪光花。
今晚空凉的帝都,真是与以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