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迫在眉睫(2 / 2)
李壑拔出佩剑,狠狠斩向庙门口的一块石碑,一道闪电当空划过,宝剑入石寸许。
温顺的天子竭声怒吼,文武前所未见,无不惊愕。
这一吼仿佛真的被天公听见,一个时辰后,连绵大雨渐渐消停,众官围着李壑称奇颂德,这套阿谀之事倒没因为处境艰难生疏一分。
天子御驾复又颠簸上路,栈道上不时仍有塌方坠石,不知是因为水土松滑,还是因为追兵隆隆的马蹄声传震百里,连山岭都瑟瑟发抖。
申炯在骆口驿血战两天一夜,三万将士剩余不到八千。
申炯率领残兵撤进山口,烧塌十里栈道,断了胡遨的追路,然后每走一段,便将身后栈道毁去一段。
胡遨展开地图,褒斜道和傥骆道是四条北蜀道中居于中间的两条,象两根锁链一般,沿着斜谷、骆谷贯通秦岭两肋,两肋当中的腹心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外侧的陈仓道、子午道相距太远,如今褒斜道、傥骆道都被撤退的盛军烧断,这些栈道耗费百年血汗建成,短时之内难以修复。
胡遨踱了两个来回,传令道:“去山中抓百十个民夫,充作向导,看看除了栈道还有没有通途!”
不多久,一名传令兵前来通报:“将军,外面有个队正,说他知道一条隐秘的通路。”
胡遨一听,令其入内。
队正是下辖五十人的芝麻军官,此人一进帐,却让胡遨起了两分兴致。
来者五短身材,其貌不扬,可眼神精练,举止利捷,浑身一团诡异之气,令人不敢轻视。
“队正田阙,参见将军。”
胡遨问:“你说的隐秘通路在哪里?”
田阙上前一步,“秦岭当中还有一条不为人知的栈道,在傥骆道之西、子午道之东的乾水河谷中,是多年前为广成帝采运仙果而建,后来废弃。”
“废弃栈道,还能通行?”
“回禀将军,这条乾水栈道多处松塌,高绝险陡,大军难以通行,若是挑选五百名身手矫健的军士带着钉凿绳索,冒险抄乾水栈道南下,然后在雄黄峰西切,定能赶在盛军之前到达傥骆道的要驿观音崖,只要把观音崖栈道烧毁,承业帝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将军瓮中捉鳖,易如反掌,灭盛头功,非将军莫属。”
胡遨盯着田阙,“既然如此,你可愿带兵走乾水栈道,前往观音崖?”
田阙一笑,“将军,若无此愿,小人便不会来报讯了。”
胡遨大喜,当即任命田阙为先锋校尉,带领五百军士先行,大军等抓到向导之后再深入秦岭,见势接应。
郯军涌入秦岭,抓捕民夫,躲在山中的百姓拼命向深僻的地方逃避。
消息很快传到太白宫,范成仙匆匆步入玉泽堂,把大伙叫到一处。
“两日内抓去了一百多人,看样子郯军要找向导大举入山,胡遨的矛头虽然不是咱们,但郯军一向过无不尽,对太白宫不会例外,你们可曾听说西京屠城?”
王郯初登基时,为了收拢民心,下旨不得掳掠,甚至向贫民发放钱粮,并在市坊张榜晓谕:“曦帝起兵,本为百姓,整军而治,不剽财物,汝曹且安居无恐。”
可王郯的属下都是掳掠惯了的,到了京城荣华之地,就如一个饿鬼面前摆着山珍海味,不吃比身受酷刑还难过,仅仅煎熬了几日,缩忍的狼爪便一弹而出,开始在城中搜刮美女财宝,谓之“淘物”。
王郯并未严惩,部属更加胆大,各出洗掠,焚肆掘墓,稍遇反抗便杀人满街。
西京人口虽然出逃了不少,可泱泱都城居民百万,家宅无数,光是滞留的宗室旧臣、书生门客就有几万,户户被抄得人皆赤脚,品衔稍高的官员全遭清洗。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太白宫的起身是盛太祖李钺的消夏行宫,若被郯军掳掠,必是一样的下场。
许凝搓手而叹:“三坛好汉在此,什么豺狼虎狗都不怕,现在拔仙绝顶只有五坊工匠和逃灾难民,如何才能保住太白宫两百年基业?”
柯文樱忽然想起一事,“范叔叔,你前两日差人打听,可曾探明申炯将军撤回关中的御西军里,是否有太白义军?”
范成仙摇摇头,“悉黎殊大军突然退却,申将军为防羌逻诈变,还留了一些人马看守河洮,跟随东坛主和柯左使的太白义军皆在其中,没有跟着御西军主力撤回渭水。”
众人一听,都有些失望,林雪崚的南路义军据说已经跟着凛军撤出羌逻,可没有确切消息。
山重水阻,拔仙绝顶孤守无援,季隐常道:“天灾人祸,当来则来,秦岭不是大军施展的地方,咱们有群山相护,不会轻易陷入绝境。”
莛荟托着腮帮环顾众人,暗想如果霄哥哥不在昏睡,一定会有对策。
后半夜,莛荟乱梦连篇,揉眼惊醒。
玉极轩在太白宫最高处,可以从四面长窗看到百里外的情景,她披衣起身,走到窗边,东南方有一片熊熊火光,象毒龙的舌头一样燎透了暗夜的云层。
几位执坊也已惊动,宋竺奔到宫外的露台上,目测火光的位置,“那是观音崖,奇怪,皇帝的车队走不了那么快,这不是盛军放的火。”
范成仙不解,“郯军才抓了向导,还没进山,怎么可能连夜抄到盛军前面,放火断路?难道盛军当中有人哗变,要拿皇帝的脑袋邀功?”
宋竺想了想,“不是哗变就是有人领着小股郯军走乾水栈道抄了近路,知道乾水栈道的人不是一般的向导,而是对这一带极熟并且很有胆量的人。”
大家心中暗惊,承业帝前后断绝,末路难逃,盛军的安危迟早会牵扯太白宫的安危,拔仙绝顶依仗地利,若有人熟知路径,精通这一带的地况,太白宫群山相护的优势就丧失了一半。
几人望着夜色中的大火,一片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