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幽澜镜衣(2 / 2)
两人走到山脚,青龙君轻轻吹声口哨,树丛中无声无息的闪出一匹漆黑如夜的骏马。
林雪崚眼前一晃,这马经已到了跟前。
她抬头细看,此马颈宽躯直,鬃尾丰长,胸壮蹄坚,神采焕发,全不似园中马那般安详温顺。
这马打量她的神情更为特别,一半好奇,一半审视,也不是寻常畜生看人的样子,真是物以类聚,人佻马傲。
林雪崚被看得不爽,眯眼回视,“瞧这体型面相,是匹混血杂种。”
那马“噗”的喷气翻唇,龇牙示威,逼得她向后一让。
青龙君抚着马颈笑道:“在它面前说话,可得留神,我的‘夜电腾龙’集河曲马和西南马二者之长,奔速如风,力大耐久,而且灵巧善腾,擅行山路,是千金难求的良驹。小夜,这就是那个没良心的丫头,你向她示好,她却恶语相向,见识过了吧?”
林雪崚见马鞍上挂着自己留在河心礁上的包裹,心中欢喜,伸手便拿。
谁知青龙君胳膊更长,抄手拎走,往肩上一甩,“千里迢迢带过来,没点好处就想拿回去?说吧,拿什么来换?”
林雪崚气愤不平,“物归原主,凭什么要换?”
包裹里的东西皆可抛弃,只有那对布偶娃娃割舍不下。
青龙君仰头笑道:“不敲诈怎么做山匪?”轻身跳上马背,向她一伸手,“去哪里赏月,上来指路。”
林雪崚望着那手,惦记着幽澜镜衣,又想与他相处,也许还有机会刺探神鹰教。
拿定主意,大大方方,搭手上马,稳稳坐在青龙君身前,“兰溪八景之一的‘瀫纹漾月’,青龙大人可曾听说过?”
青龙君长眉扬起,目露笑意,“没有。”
轻磕马腹,夜电腾龙展蹄向前,林雪崚只觉耳畔霎时起了疾风,香樟树棵棵倒飞,连草虫的鸣叫都似连成一线,如此畅快淋漓的奔驰,任是什么心结都抛诸脑后。
她扬手指路,两人一骑没一会儿就下山来到江边。
衢水流过兰荫山脚,在山北的兰溪县城之东与婺水汇合,并为兰江,两水相接,堆出一块冲积沙洲。
这沙洲东西宽两里,南北长四里,形似纵躺江心的一只琵琶,平日里沙洲两岸遍泊渔船,夜间渔火闪烁,每年一到中秋,沙洲是赏月佳处,热闹非凡。
两人刚到江边,就被洲上灯火隔水映花了眼。
骑马沿着宽厚的拦洪堤坝行至县城东门,城中悬灯结彩,为了方便城中人上洲赏月,从东门外的堤坝至江心沙洲连起一座浮桥,浮桥用八十条船拴链串成,上铺横木,平整如街,城中百姓纷纷到浮桥上放灯玩月。
林雪崚和青龙君驰至桥边,轻跃下马,青龙君从不拴马,直接拍拍马耳,夜电腾龙翻了翻眼,自去堤坝上蹓跶。
两人走上浮桥,江面轻雾如纱,蹲在桥边的男女老少欢声笑语,把一盏盏形色各异的鱼鳞灯、瓜果灯、莲花灯、鸟兽灯送下水去。漫江的漂灯仿佛无数颗璀璨的明珠,兰江则如铺在明珠底下的瀫纹罗缎,不负“瀫水”别称。
登上沙洲,平日晒网修船的朴素景象荡然无存,宽敞的南洲成了热闹的街市,兰溪县内的小商小贩今日都来做赏月人的生意,从吃到玩,应有尽有,高大的月神像周围摆满祭祀果物,两座石砖垒成的巨灯熊熊燃烧,照得夜亮如昼。北洲则狭长清静,杨柳飘拂,比热闹的南洲另有一番情致。
林雪崚领着青龙君一直走到沙洲北端,面前的兰江没了淤隔,合为宽整平和的一带银水。
此刻冰轮悬空,月光万里,月影在瀫水粼波上化作一团闪烁的碎金,渐渐散开的流灯成了忽明忽暗的星辰。
“青龙大人,‘瀫纹漾月’,还满意否?”
青龙君环首四顾,伸手一指东岸山上的几点灯火,“那是什么地方?”
“婺水东岸大云山,又名挂榜山,那灯火是大云山上的圣寿寺。”
青龙君一笑,暗想青龙寨搬来这里,倒是不错。
林雪崚看着他那一脸坏笑,踏前一步,“同样依山傍水,兰溪县可不是任强匪鱼肉盘剥的玉塘村。”
想起鹰涧峡的深谷激流,与他激斗时也是明月高悬,现在却一起对江赏月,说不出的古怪。
背手一叹,“青龙君,那天我绝望无计,拿你泄愤复仇,你后来为什救我帮我?”
青龙君耸耸眉,“这就忍不住,要千方百计的往什么命案上引了,可惜了一轮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