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元家营”(1 / 2)
一个月后,武曜司跃龙院招生纳新龙门大会,如期在雏鹰院演武场拉开了帷幕。
上午辰时未到,兴奋的年轻人大都提前一个时辰来到了演武场上。来自雏鹰院的学员最多,将近万人;各私立武院、各宗门弟子、各古老氏家、以及大虞内外的散修者,也有一万多人。这两万多名年轻人,将一起角逐跃龙院的这场招生纳新大会。
众所周知,大虞国境内有两座武院。
雏鹰院在虞都城内,为初等武院,属于大虞国少年筑基开脉、开智循武和修行功法的摇篮。跃龙院位于虞都城北一千八百里外的跃龙山上,为高等武院,属于升境醒魂、炼丹研器和实力飞升的炼炉。
两座武院名义上隶属于武曜司,但实际上各自独立,特别是跃龙院,院长和各大长老大都是世外高人,连国君也不能直接给他们下旨诣,只能间接施加些影响。
两座武院不仅在大虞国内倍受推崇,就是在方圆几千里以外的其他方邦侯国也是名闻遐迩。二者在承接上属于兄弟武院,而雏鹰院又在城里,便于接纳四面八方的应试者,这场初试大会安排在雏鹰院就再正常不过了。
所谓演武场,就是雏鹰院后面一个极其宽阔巨大的四方广场,比元府的演武场要足足大上七、八倍。
演武场的地面都是由白色玉石铺地,向四周平展开去,站在演武场中央,极目四望,只见四周的院墙、古树、玉柱、楼阁,显得很是矮小,给人一种四大无边的感觉。
演武场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立着九根十八米高直径半米的莹白色玉石柱,共四排三十六根。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抽象而夸张的图案,有的似树非树,有的似云非云,有的似火非火,有的似水非水,皆浮荡着一种威摄人心的力量。
当元浩带着赵剑城、韩不弃、范叔惠和元氏子弟来到演武场时,只见演武场中央已经搭起了一座三米高的长方形银台,这就是这场初试的主持台了。
银台的上空悬浮着七朵红花一样的半透明气烟团簇,认识的人知道,那是半步先天境界的半仙尊者用灵气喷凝的仙道体大字,所以悬在空中不飞不散,应该读作“跃龙院龙门大会”。
银台上摆了一排金樟木的长案和碧花梨的座椅,简洁却透着隐隐的仙道之气。
银台的四边上,插着四排“鲤鱼跃龙门”的红鲤蓝旗。
银台四周的广场上,更是万人云集,锦旗飞舞,横幅飘动,振奋人心的口号和呼喊如阵阵的波涛,此起彼伏。
他们仔细看了看,才发现银台周围的广场上,早就有人用绿绸的长带隔划成了一片片纵横分布的长方形区块。来自不同氏族、不同宗门的子弟,都根据天阳地阴玄甲术算出了适合自己的好方位,抢先而来占据了下来。所以这赛事尚未开始,演武场已经被提前划成了不同的势力区域。
银台的正面,中心区域已完全被贾家荀家和殷家三大家族给刮分了。
最中间的位置,一看就是贾家的势力范围。竹杆一样瘦高身材的贾刚穿了一件崭新的青袍,带着三、四千名锦衣弟子,打着“贾”字大旗和十数道横幅,整齐地恭立在那儿。
“贾”字大旗两旁,有“荀”字旗、“殷”字旗在随风飞舞。附属于他们两家的弟子也各有两、三千人之众,皆在他们的族氏旗后列队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