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长城(2 / 2)
平原君见抵御了秦军,还没有败,笑道:“我们能够抵挡住秦军的锋芒,已然不易。收复疆土,伐秦雪耻,尚需时日。我相信,王上是不会怪责廉老将军。”
廉颇不知为何,心里涌现出不安。赵王丹以他为将,击秦复疆就是为了速战速决。他不仅没有击败秦军,收回疆土。反而损兵折将,还丢了沁水河谷至丹水西侧的疆土。他虽抵挡住了秦军的攻势,但也没有完成赵王给他的使命。此战,也可以说自己输了。
平原君见秦军在丹河西侧,虎视眈眈,对他们有很大的威胁,问道:“廉老将军,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廉颇和秦军交战少许,也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秦军的勇猛,实话实说道:“秦军攻势猛烈,我们短时间内,不能驱逐秦军,夺回失地。”
“廉老将军,打算如何应对。”平原君和秦军交过手,自然知道对方的战力强悍。
廉颇道:“我打算坚守丹河,以守为攻,磨灭秦军的士气。一旦,秦军士气下降,我军士气回升,便能与秦军一战。”
平原君见丢了那么多城池,折损了那么多的将士,都不能阻挡秦军的攻势。平原君看着眼前这条丹河,语调不安地问道:“秦军渡河击我,廉老将军可有把握守住。”
“我曾在丹河西侧,依地势,设山寨阻截。却没想秦军能够攻破西壁垒,斩杀我数名都尉。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也没有把握守住丹河。”廉颇又道:“平原君,为了避免秦军攻破丹河,导致我军溃败。我有一个想法。”
平原君道:“廉老将军请说。”
廉颇命两名将士展开堪舆图,指着丹河流向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丹河西侧防线。我在丹河东侧又设置了新的防线。平原君,请看。”
平原君的视线,随着廉颇的手指不断移动,“丹河是我们防御秦军天然的屏障。我在大粮山、韩王山构筑壁垒,是为了和秦军打一场持久消耗战。为了慎重起见,不让秦军渡河击我,导致我们一败涂地。我打算,新设置一道防线,阻截秦军,守卫长平。”
平原君见廉颇连最坏的打算都考虑到了,也深为佩服,虚心请教道:“廉老将军打算从何处设置新的防线。”
廉颇指着一段起伏的地势道:“我从邯郸而来,我见韩、赵两国边境上,此段,地势不错。我打算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筑一道新的防御工事。”
平原君想不起廉颇说的是何处,问道:“廉老将军说的是什么地方。”
“我们面向丹水,背靠漳水流域。先祖肃侯围魏黄城,不克。为了抵御魏国,修建了一座防御工事。随着疆土变迁,这道工事,成为了我们和韩国之间的国界。”
平原君豁然想起此地是何处,忙道:“廉老将军说的是我祖父修建的长城。”
“正是。”廉颇又道:“平原君,我国有两条长城。一条是先祖肃侯,因伐魏不克,利用漳、滏之险,修筑长城,护我南疆。另一条是赵主父,在北疆之地,修筑长城。”
“这我知道。”平原君又道:“赵主父击胡开疆,在胡疆之地,修筑内、外长城,绵延数千里。可,南长城早已随疆土变迁,残破不堪。我们修筑,也无多大的意义。”
“平原君不要小看了这道南长城。”廉颇指着堪舆图上看不见的南长城,“我派人前去勘测过。南长城虽残破,利用得当,便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
“南长城有如此功效,能抵挡秦军?”
“这道南长城在险阻之处设立,穿过崇山峻岭,有百里之长。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能修筑成功。长城建成,便能发挥巨大的功效。纵使秦军渡过了大河,面对南长城也举步维艰。”
“我相信廉老将军的判断,也赞成修筑南长城,应对秦军。”平原君话锋一转,语调充满担心,“可,我们修筑南长城,需要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若告知王上,调派人力,前来修建,势必会兴师动众。我们正在和秦国作战,也来不及。廉老将军,这些困难,又该如何解决。”
廉颇胸有成竹地道:“人力,自然是有的。”
平原君疑色道:“我们有修筑长城的人力?”
“南长城地基还在,很多地方保存完整。我们不用兴师动众,便能成功。”廉颇又道:“上党军民投靠我们,有数十万之众。今,秦军来袭,守卫疆土,人人有责。我相信,他们会主动献力,助我们修建长城。”
“对啊!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平原君称赞道:“廉老将军,还是你有办法。长城修建成功之后,廉老将军如何命名。”
“长城有百里之距,皆是以石头堆切而成。”廉颇道:“我们就称之为百里石长城。”
“好。”平原君大笑道:“就叫它百里石长城。”
廉颇拜托道:“多亏了平原君携带上党百姓,逃亡长平,否则,我们没有人力修建百里石长城。”
“上党百姓不愿降秦,愿跟随我逃亡。我不忍心他们被秦国屠戮,故而带他们前往长平。若不是廉老将军来得及时,我和这些百姓岂能活着。”平原君笑着说,“我还要谢谢廉老将军救命之恩。”
廉颇道:“平原君,我有个请求。”
“廉老将军,有什么话就说。只有我能办到的,定会办到。”
“修筑石长城之事,还请平原君去动员上党百姓。”
平原君拍着胸膛说,“放心吧!此事,就交给我了。”
“辛苦,平原君了。”廉颇信心大增,高声道:“有了这道百里石长城,阻截秦军,我又多了几成胜算。我虽不能迅速击溃秦军,收回失地。我再此立誓,绝不让战火蔓延到赵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