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冷中火,谈结案(2 / 2)
“若是汗水让伤口染上炎症,你们可知有多棘手么!”那人又说道,“还有你,是她的夫君?怎么能让她一路走回来呢,身子虚弱她没跟你说么?”
“我......”吕岩面色赧然。
“喂,虽然听说是你救了嫂子,不过你的药真能行么?”吕峰插上嘴偏头问道。半夜无法及时找来郎中,那人虽说是薛县令打了保票的,吕峰仍是对这个凭空冒出的陌生人心存疑虑。
“总比你们两个行!”那人瞪大眼怼了回去,便抬步进了屋中甩上了门。
吕峰见状直起了靠在墙上的身子,抱胸怨道:“他是什么人呀,脾气这么大!”
那人将伤药送进屋子,嘱托了晴雪几句后,便又出了屋子,无视着屋外走上前想要问询的两人,径自大步走出了院子。
当天空的黑幕褪去,日光斜斜地照在屋檐时,薛亮召集了县衙的人,在大堂开始正式问审。
即便昨夜的行动突然,今早又是一大早开堂问审,但县令抓捕金掌柜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如一颗巨大的烟花在临淄县的街头巷尾炸响开来,因此还没开始提审犯人,衙门外已经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在县里土生土长的百姓都知道金掌柜的“鼎鼎大名”,坊间私下里的传闻也是多如牛毛,可是这位新来不过一年有余的县令,带着另外两名新到任的年轻官爷,竟敢出手还真的将县里的一大黑势力连根拔起,县里的百姓一边感到难以置信,一边为县令的这举动暗暗捏了把冷汗。
可是堂上的那位县令,却不动声色地举出了一堆的人证物证,远到八九年前的案子,近到前些日子的暗巷抢人案,一桩桩一件件说得堂底下的那几人哑口无言,百姓们才恍然,原来这个看上去年轻可欺的县令,暗地里一直在蓄着力呢!
大堂的问审进行的异常顺利,基本上都是在历数金掌柜等人的罪状,过了约莫两个时辰,便宣布了判决结果,将犯人们押回了牢中。
“真是雷厉风行啊。”在一旁旁观的吕岩心里暗道。
“吕县丞,你跟我来。”退堂后,薛亮叫住了吕岩。
两人一同来到了书房中,薛亮刚坐下,便开口向吕岩问道:“我这样处理,你看可合适?”
“什么?”吕岩一愣,反问道,“你是说对金掌柜和杜主簿他们的判决结果么?”
薛亮伸手示意吕岩也坐下,提起茶壶一边倒茶一边说道:“这个也算。还有,你不觉得有些案子还是没法完全理透么?”
“这么说起来,我记得有几个案子之前在案宗上见过,比如那个同行仇杀案,另一个赌坊掌柜的尸体明明有人看到是从金掌柜那里运出来的,但当时在那儿的捕役竟全没发现。还有米粮买断案,金掌柜名下的米铺不过是个小店,如果没人暗通消息......”吕岩思索着细细说道,对上了薛亮迂深的双眸后,蓦地了然他问的意思。
吕岩端起茶杯轻轻转着,思忖了片刻后,微微一笑道:“既然你知道还有一些牵扯的人,为什么不查下去呢?”
薛亮眉尾一挑,问道:“你觉得应该把之前的案子细查下去?”
“呵,你不是已经决定查不查了么,还问我做什么。”吕岩啜了口茶,顿了顿说道,“金掌柜在县里称霸多年,各种关系肯定是交织错杂,衙门,大户人家,江湖人,牵连的绝不在少数,既然咱们已经拔掉了根,又何必要连泥带水搅混一番呢?”
薛亮笑着点点头道:“的确,看来咱们想法是一致的。我之所以当场下判决,也是为了稳住那些慌乱的人的心。”
“薛县令真是英明。”吕岩轻飘飘的说了一句,饮了一大口茶。
“吕岩......”薛亮见吕岩一脸的不以为然,静默了一阵儿,声音突然恳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