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小别离,惊走水(1 / 2)
回到芮县后,四人的生活轨迹又恢复了常态。
东厢房中多了朗朗的读书声,被当做了书房,有时月上三更仍是烛火烁烁。西厢则换了个宽敞点儿的木床,又放了些从海洲带回来的备置家物,俨然成了间新婚夫妇的主卧房。
既打定了参加科举的主意,吕岩便不再松弛停歇,一改以往整日在外游荡的习惯,几乎足不出户,埋头备考的功课中。
姤儿除了学着照顾吕岩的起居外,平日里见他好学不倦,不忍打扰,便时常独自出门闲逛。或是与朝儿一同畅游山林,或是到集市上赵叔的字画摊上坐坐,或是为一些小事打抱不平,日子也算十分惬意。
当得知赵叔给小凌找好了婆家,准备让她等乡下秋割的时候嫁人时,姤儿有一瞬的愕然与叹息,不禁回忆起了当初,那个在小凌身旁眉语目笑的少年。
小凌不再提过那个名字,似乎早已随着时间淡忘。她只拉着姤儿的手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一年来的大小事,说着嫁人的局促心境,还请求姤儿陪她一起给婚事做准备。
虽然有赵叔关爱,但小凌终究是个小女子,许多事都不便与父亲说,更别提置备婚事的细枝末节了。于是姤儿欣然应允,答应小凌陪到她出嫁,毕竟姤儿虽不通俗礼,也是一个过来人了。
也因为事先的承诺,加上多一个人有所不便,所以在吕岩拿到了乡贡资格,赶去京城备考时,姤儿和于叔晴雪一同留在了芮县。
日复一日,倏忽又是几月在指间流走。
“娘子?”外面传来晴雪的喊声,姤儿忙将手中的铜串儿挂在了书案旁,端起已被灰尘弄黑了水的盆子和湿巾走出了东厢房。
“你回来了?”姤儿走进前院,接过晴雪手中的竹篮问道。
“嗯,幸亏去得早,再晚些就禁行了。”晴雪两手在竹篮里翻找着,抓起了两团线球递到姤儿眼前,说道,“你看,是这样的丝线么?”
姤儿点点头道:“是。都跟你说了明日再去买,我刚刚还想着你要是回不来,就找你去。”
“嘻嘻,娘子不是着急缝制么,再耽搁一天你又要多熬夜了,可不得快些。”晴雪说着跟姤儿进了西厢,“对了,娘子方才去东厢,是又想起了阿郎么?”
“嗯......想祈个福,再过些天就要放榜了,但愿吕岩能得偿所愿。”姤儿拾起床榻上的手绷,想到刚刚在东厢房睹物思人,又向着铜币许愿的举动,脸上微羞,弯目笑道。
“娘子放心罢,阿郎才智过人,一定会有好消息的。”晴雪绕过盘在床边的朝儿,将买回来的丝线绢布放在床头木桌上的竹篓中,又绕过它退了回去,“对了,外头沿街墙边的那堆柴草,娘子可知道是谁堆在那里的?”
姤儿摇了摇头,说道:“有堆柴草么?没人来说过,估计是谁家整理杂房,暂时堆在那儿的罢。”
“可能吧,也不怕被人偷了去......那我先去做饭了。”说完,晴雪便快步走出了屋子。
姤儿抬头望了望门外,西厢屋瓦的影子已在院中拉长,爬上了对面厢房的天阶,有些沉闷的房中吹进一阵阵带着凉意的风,似乎在宣告着秋日的到来。
上次吕岩来信时他已考完了最后一场,说是要等到放榜后再回来。姤儿算着日子,再过不久就会有消息了,所以今日特地整理了东厢房,又暗暗催促着自己,手上的这几件衣服一定要赶在吕岩回来前缝好,让他回家后也好多些新衣穿。
这样想着,姤儿忽而有些惆怅——真的是好长时间,没有见他了。
耳边传来木盒碰撞的声音,姤儿收回了思绪,发现脚边的朝儿已起了身,在屋里转悠了几圈后,便趴在木架上,朝最上面的分格呆呆地望去,两只爪子还小心地上下磨蹭着。
姤儿起身走过去,才注意到最上面放着那岳阳老丈的遗物。吕岩之前对这木盒里的玩意古书十分感兴趣,所以它一直放在东厢,今日去厢房打扫时,姤儿才把它拿了过来。
朝儿显然仍记着前主人的气息。吕岩不让它进东厢房里,因此这是一年多来朝儿第一次看见那木盒,熟悉的模样与气韵自然牵引了它的心绪。
“你别急,我拿下来。”姤儿说道。她将木盒打开来放在地上,对在一旁绕着它直嗅的朝儿说道:“没想到你还记得,若是喜欢便好好看看,不过可别弄坏咯,这可是很珍贵的东西。”
朝儿一双亮亮的眼珠子看着姤儿,又扭头看看木盒,退后了几步蹲身在一旁看着木盒里的机玩玉器,像是听懂了姤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