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到访鱼泉村小(2 / 2)
“我没有经历过你的这些艰辛和不易,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我还是略知一二的,就拿我的爷爷来说……”
林秀清侃侃而谈。
说起她的祖父,林秀清的眼眸忽然变得生动起来,让文凤都感觉到了一股暖流,拂过心田。
从父辈的身上,林秀清真是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如何在仕途这个大染缸里摸爬滚打,如何应对金钱的腐蚀……等等等等。
林秀清心底十分清楚,丰收节之后,雨润康养,龙川绿化和秘境山川旅游三大财团,去而复返,想在鱼泉村打造“竹林花海”的事情,表面上是来鱼泉村扶贫的,实则并不是这样。
简言之,他们这些商场老狐狸,是冲着她身后的势力而来的。
如何应对这三大财团在鱼泉村整出的幺蛾子,对于林秀清来说,压力山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秀清和文凤倒是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和文凤小时候一样,林秀清小时候,也是跟着祖父长大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果然不假。
林秀清的爷爷有个很土得掉渣的名字——林铁牛。
林铁牛没有读过多少书,却是从道州的一个小乡村一步步走上了从政的道路,直到最后作了商南的一把手,让道州林家,成了道州的豪门望族。
林秀清忽然想起了他爷爷身边的那些同事,他们很多人都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终生没有步入大学的门槛,但最终还是各个部门的一二把手,功成名就了。
相比那个时代的一些同龄之人,他们算是很幸运的一拨人了。
据他爷爷坦言教导,在他们哪一个时代的时间段,很多人的人生之路,原本是可以不一样的。本质的差别,就是因为贫困,没能继续上学,最终也只能是老死在乡下了。
“这些孩子,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比城市里的孩子,强太多了,无奈的是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鱼泉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文凤忽然眼前一亮。
林秀清是个做实事的人,文凤想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多出点力。
文凤的亲身经历,不可复制。
她的那些乡下小同学,特别是一些学习天赋很高的同学,最终都倒在了“贫困”之下。
是物质条件的极度匮乏,让他们都辍学了,最后只能是在乡下种地,三十多岁的样子,看起来就像是垂垂老矣的暮年之人了。
何其不幸?
这一幕幕……让文凤始有了从身教育的念头,她也因此走上了支教之路。
“来鱼泉村快一年了,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从来不敢懈怠,你比我强多了,至少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而我只能是屈从命运的安排……”
林秀清的语气,从未有过的哀怨。
是今天王二龙等人一直试图阻止叶寻制作雄黄酒的事情,让她意识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外面引进资金来建设和发展鱼泉村的经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鱼泉村的未来,还得靠鱼泉村的那些孩子们。
他们才是鱼泉村未来的希望。
不改变鱼泉村的知识结构,鱼泉村还是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
“林主任,有什么高见,不妨直说,我这人神经比较大条,猜不出别人的心事。”
文凤敏感的捕捉到了林秀清的话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