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作假无孔不入(2 / 2)
他们家的魔芋,全部挖掘出来能有一万多斤,要是按照苏芳静给出的这个高价,那可就是四五万块钱。
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可能砸中了他们家?
“种植出来这么大个的魔芋,很不容易,我打听过了,魔芋基本上不用使用化肥,除草也是采用的人工除草,稍微贵一点,我也能接受,也还出得起!”
苏芳静表示自己完全是冲着生态无污染这个方面来的。
“魔芋不同于其他的农作物,只有用农家肥,还有草木灰才长势良好,要是使用了化肥,反而找不好,到现在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舒俊承满脸的褶皱,忽然笑成了一朵花似的。
……
在舒家岭上转悠了半天之后,苏芳静郭晓玲两人满载而归。
她们俩来了一次疯狂的扫荡式购物,看到农户家里的东西都想买,一时没忍住,买下的土特产,直接塞满了整个后备箱。
这些土特产,有活的土鸡,鸭子,还有土鸡蛋和鸭蛋,当然,两人在舒俊承家买走了两个大磨芋。
一个十六斤,另一个二十一斤重。
“阿姨,这次我们收获不小,这两个魔芋能做多少魔芋豆腐?”
回去的路上,郭晓玲一边驾车,一边询问今天的斩获。
“这得看怎么做?做法不一样,获得的豆腐,也就不一样。”
张俊夷倒是很有耐心的给解释,以满足两人的好奇之心。
“怎么说?难道这里面还能掺假?”
苏芳静只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豆子制作豆腐,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之前,苏芳静倒是没有仔细的研究过这里面的各种精髓,现在她倒是跟着叶寻的母亲学会了很多知识。
比如,豆腐榨干水份的程度,也直接决定着豆腐的口感,水份多的豆腐,比较嫩,水份少的豆腐,吃起来比较有嚼劲儿。
当然,豆腐中残留的水份多了,做豆腐的人,就赚得多了。
另外,各种豆子做出来的豆腐,又略有不同,有些品种的豆子,一斤豆子可以做出几斤豆腐出来,但是想“六月饱”,“巴山黄”,“乌角早”这些传统的老品种豆子,豆腐的产量就没有那么高。
但是,这种传统老品种的豆子,做出来的豆腐,味道就是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
“也不能算是掺假,只是在制作的工艺方面有些不同,在里面添加了一些别的食材进去,可以改变魔芋豆腐的色泽和口感而已……”
张俊夷想了想,还是把这其中的诀窍,告诉了苏芳静和郭晓玲。
“还能在里面添加白萝卜?”
郭晓玲听了张俊夷的一番说辞之后,被惊呆了。
作假,真是无孔不入。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白萝卜才多少钱一斤?
在菜农手里的白萝卜,最多一块钱一斤,这做成了魔芋豆腐,转眼之间就翻了好几倍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