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宽容(2 / 2)
短时间之内,在武媚的身边就聚集了一大批的才学之士。
这个时候武媚才发现,原来大唐根本就不缺少人才,缺少的只是发现人才的人。
现在大唐的朝堂已经被那些老臣垄断,新人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机会,至于那些寒门出身的人,就更没有逆袭的一天。
大唐出了一个马周,一个许敬宗,已经算是奇迹。
既然这样,那就让我武媚来做这个伯乐吧。
这些人被武媚委以重任,虽然说是修史,但是这些人的工作更大程度上,是作为武媚的智囊团而存在的。
当然了刚开始的时候是不能做的这么明显的,毕竟这些人是奔着修史的目的来的。这也是朝廷给他们的任务。如果现在武媚说你们这些人来这里其实不是修史,而是给我做参谋,估计很多人都会被吓退。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收买人心这种事急不来。因为这些人,武媚并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心思,总要进一步的筛选才行。
可用之人自然留下,不能用的趁早赶走。
对于这些人,武媚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耐心,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吃的好,住的好,待遇好。
而且为了表示关心,她几乎每天都要来一次,借着观看修史进展的借口,顺便试探一下那些人可以为自己所用。
此刻的武媚已经超过了皇后所能做的事,因为李治把修史的事交给了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件事的牵头人就是她。
但是她是皇后,总不能每天抛头露面的出现在皇城吧,那些都是百官办公的地方,她实在不适合去。
为了方便武媚,所以就在内城找了一个地方办公。这些人直接从玄武门进入,不和百官一起。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方便武媚督促修史进展。一方面告诉这些人还有那些大臣,你们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有深深的武媚的烙印在里面。
这些人每天从玄武门进到办公室,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试问整个朝堂,有几个人有资格从玄武门进入的?
这座充满政治意义的大门在所有人心中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能够从这里进入,本身就代表着皇帝的信任。
这次修史虽然是皇后主持,但是能得到皇后的信任,同样令人激动,不是吗?
他们已经被冷落了太久,不管是皇帝还是皇后,他们根本就接触不到,一年下来能远远的见到两次已经算是运气。
哪能像现在这样随意出入内宫,还能经常见到皇后。
武媚如沐春风的微笑和宽以待人的心胸都令他们感到温暖。
以前经常听人说皇后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什么坏事都做的出来。现在看来,那分明只是谣言,根本就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