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下地狱(2 / 2)
之所以许敬宗提出上官仪谋反,李治很大程度上都是顺水推舟,因为武媚的话提醒了他。上官仪身为外臣,居然劝自己废掉皇后,这太不正常了。
武媚阻挡了上官仪的晋升的道路吗?没有,上官仪此刻已任职秘书监,同东西台三品,标准的宰相一枚,他的晋升之路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峰,基本没有再晋升的空间了。
是武媚和他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吗?应该有,但是只是小范围的。武媚自己也清楚,朝堂之上不可能全部都是她的人,这是李治不能容忍的。所以如果不是逼到一定份上,武媚不会动上官仪。
可以说如果上官仪不招惹武媚,武媚是绝对不会主动进攻上官仪的。
那么上官仪为何要向武媚发难?
这是一个让李治感到奇怪的问题。
他想来想去,都找不到这个理由。直到许敬宗提醒他,上官仪和褚遂良的关系很好。
这让李治一下找到了原因,原来上官仪同样是长孙无忌这一派的人。随然他不算是标准的嫡系,但是既然和褚遂良关系很好,那和长孙无忌的关系也不会太差,起码不是敌人。
难怪上官仪忽悠自己废掉武媚,原来根源在这里!
想通了这点,李治一通百通,再看上官仪的所作所为就如芒在背了。
上官仪这是想效仿长孙无忌,再次把他李治架空,来一个大权在握?
不管上官仪有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他已经引起了李治的怀疑。
而此前李治一直把上官仪看成是自己的近臣,不然也不会深夜召他入宫,谈到自己对武媚的怀疑。
可以说这个时候李治感觉到自己被背叛了,我把你当自己人,你却在背后捅我一刀!这种恨意一旦升起来,就很难熄灭。
既然不是一路人,那你就下地狱吧。
于是对于许敬宗的弹劾,李治想都没有就直接让人着手调查。
不管真和假,你上官仪都该从朝堂上消失了。
可以说从李治登基开始,他就一直处于深深的忧虑之中。因为他面对的现实情况很不乐观。如果他是一个没有雄心的皇帝,那么李家留下的这一切他可以坦然的享受,所有的事情都交给那些大臣做就行。
到问题是,李治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皇帝,这一点从他后来数次的对外战争就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个不甘寂寞的皇帝。
他想摆脱李二的影子,开创一个属于他的大唐。
所以他才想换掉那些老臣,换成更有魄力、更有激情的年轻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老臣终于被他清理的差不多。就在他准备喘口气的时候,发现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居然还有一个颇具实力的老臣,想左右他李治的思想。
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必须干掉,即使他有再大的功劳也不能留。
所以许敬宗的弹劾正中李治的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