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人之常情(2 / 2)
于是道:“玥玥,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不能因为别人不学习,就随波逐流。”
冯玥“嗯”了一声,用力点点头,“秉昆哥,我知道。”
正说着,周蓉和郑娟从小屋走了出来。
“秉昆,今天见外宾怎么样,没给酱油厂丢脸吧?”周蓉调侃道。
周秉昆一脸憨笑,“姐,我怎么感觉,你很想看到我出丑似的。”
“我可没这么想过,我还指望你教我外语呢。说一说,怎么样?”周蓉轻笑问。
郑娟坐到周秉昆身前的椅子,柔声柔语问:“周大哥,你说说……”
见周蓉和郑娟都想知道,周秉昆正了正上身,“其实我的口语和听力也不行,好在之前翻译过《安装手册》,有翻译《安装手册》的底子,他们说的单词,基本都能听懂,捋一捋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周大哥,听蓉姐说,工程师是从是从港岛来的?”郑娟目光闪烁着特别的光彩。
周秉昆点点头,“是,他们从港岛来的。”
郑娟听了周秉昆的话,咬了咬嘴唇,站了起来,“周大哥,你来小屋,我有话跟你说。”
周秉昆一下想到郑娟要跟他说什么,连忙起身,跟着郑娟一起进到小屋。
关上门,郑娟坐在椅子,周秉昆坐在炕沿。
郑娟忽闪着长睫毛,似笑非笑,“你不是答应马晓萍不跟我独处,怎么破例了?”
周秉昆抓了抓头发,“一屋子人,不算独处。郑娟,你找我什么事?”
周秉昆不想就这个问题深谈下去,连忙换了话题。
郑娟指尖划过刘海,“周大哥,你知道,我的亲生母亲和两个哥哥都在港岛,我爸已经与他们失去联系两年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
酱油厂请的专家是港岛过来的,你说,通过他们能不能跟我妈联系上?”
郑娟提起港岛的母亲,在周秉昆意料之中。不是这件事,也没必要把自己叫到小屋了。
周秉昆思量片刻,“郑娟,现在的环境,调查局对外国人保持着极大警惕,时刻有人跟着。跟着的人,应该多少也懂一些外语,没有把握,不好跟他们沟通。”
周秉昆说的是实情。
这个年代,有海外关系的都是重点关注对象,何况是外国人了。
整整一个下午,四名调查局工作人员时刻跟着他们。
“周大哥,你说的我知道。可我爸真的想知道母亲和哥哥的近况。我……也想知道……”
找到了父亲,自然会想母亲,人之常情。
见郑娟满脸期待,周秉昆不想让她太失望。挺了挺上身,“郑娟,你跟我说说,你妈和你哥哥情况,我看有没有办法。”
听周秉昆这么说,郑娟眼睛亮了起来,身子向前探了探,“周大哥,我爸跟我说,我外公家是苏州大户人家,一共五个孩子,我妈是唯一的姑娘。解放前,我的外公外婆的家从苏州迁到了港岛。
迁到港岛后,在港岛成立了兴华工贸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在港岛很有影响力。我的四个舅舅要么喜好读书,要么从政,我妈去港岛之后,帮着外公打理生意。我外公现在七十多了,公司大多业务交给了我妈来决策。
这些年,我妈一直想让我爸去港岛。我爸觉得孩子丢了,愧对我妈,吉春还有那么多产业,那么多兄弟,也割舍不下,一直没有答应。
再后来,就联系不上了。”郑娟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