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五寨堡,过关(2 / 2)
过了镇西卫,就是五寨堡。五寨堡本身就是一个军事要塞,里面已经存放了大量的制式武器。在确定吕梁营出兵后,布政使在刘策的命令下,从各地府库里调集了足够两千人食用半月的粮食,而这一举措也基本把太原府以西诸地的存粮基本抽干净。从这点上来说,刘策是一个很果断的人,只要决定了的事情,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从行动上是支持到底的。
五寨堡地如其名,由五个山寨堡垒组成,始建于五胡乱华之时,是当时的汉民为抵抗异族修建的堡垒,一直延续到元末。在明初大将徐达驱逐了元朝在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势力后,驻扎在此地的明将修缮了五寨堡,将此地当作一个军事要塞。
谭良栋将要塞里的武器和制式军服取了出来,先让自己的麾下人马实现了换装。明朝戎服因武事尚威烈,色纯用赤,军服以赤色为主,再搭配以紫、青、黄、白。在谭良栋看来,军服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自己换上的把总服,要比自己原先身上随意穿得衣服要好很多。
扎紧腰间的绶带,谭良栋走出屋子,卢象升看到后眼前一亮,赞道:“好一个利爽的汉子!”
谭良栋笑了笑,把总还有自己的制式铠甲,铁质的,谭良栋提起来感觉能有三十斤重,穿在身上很沉。此刻还在赶路中,穿上铠甲行动不便,谭良栋把铠甲拖在马上,等到了大同镇再穿。
一个时辰后,吕梁营换装完毕,再次集合起来的队伍要比原先穿着各式各样衣服的时候要看着整齐得多。谭良栋挑出三百人为辎重队,负责运输五寨堡储藏的粮食、肉干、醋布、粗盐,辎重队关系重大,谭良栋让张应宸负责。
张应宸领了辎重队的任务后,知道自己肩上的重担,让辎重队走在军伍中间,作前后掩护。
五寨堡还储藏有一批弩箭,虽然吕梁营此刻没有擅使弩箭的人,但谭良栋也让人把弩箭取走,等到了大同镇,肯定会派上用场。
谭良栋把五寨堡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后,卢象升和五寨堡的守卫做了交接。此次囤取物资的命令直接来自刘策,五寨堡的守卫不敢有什么刁难,整个交接的过程很顺利,即使谭良栋多拿了一些东西,守卫也不敢说什么,吕梁营毕竟经历了两场战斗,整支队伍给人的压迫感很强。
走过五寨堡,下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便是宁武关,也是宁武所的所在之地,是山西布政使司和行都司的分界处。宁武关的长官既是宁武所的千户,也是宁武关的守备,隶属于行都司。
吕梁营谭良栋要带兵过关的消息宁武关守备已经从谭良栋派来的哨探那里得知,守备对这位新进的谭良栋还是很有兴趣的。以往行都司大同镇要从内地卫所调兵,大家都是找关系能不去就不去,而这次他听说谭良栋前来太原府那里没费多少功夫,并且还来了将近两千人,这人数是他这个守备手底下的人数的两倍了。
一天后,谭良栋和卢象升抵达宁武关。宁武关守备查看了谭良栋和卢象升共同持有的过关文书,便给吕梁营放行。
此时吕梁营已经算是到了边地,吕梁营里有很多人长这么大是第一次出远门,对沿途的一切都感到很好奇。宁武关虽然比不上同在代北之地的雁门关,但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很是雄伟。即使是谭良栋也被宁武关的雄壮震惊了一下,明代果真不愧其修城墙的名声。
一路行来,谭良栋对统率行军越发的熟练,一千五百人包括辎重过宁武关,整个过程利索干净,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更没有人违反军纪。
宁武关守备目送吕梁营过关后,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写下来,呈送给大同镇总兵。辽东的惨败让蓟辽镇损失惨重,从宣大二地调兵过多,大同镇和山西镇本身兵员也不足,此时急需内地补充,大同镇总兵对刘策给的援兵还是很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