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唐面首开局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唐弼马温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唐弼马温(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绝强杀手  漫漫后宫路  全能天后:偏执总裁,高调宠  我是一个游医  秦爷撒糖甜蜜蜜  南唐新梦  全能弃少  和顶流前男友相遇后,我跑不掉了  重生之医路风华  末世之天降巨富 

结束了短暂的三天休假,到了走马上任的日子。

陈子墨现在是太仆少卿,没办法像以前一样从来都不去点卯了。

这太仆寺就在内宫城承天门大街,太府寺旁边。

太仆寺有寺卿一人,少卿二人,也就是说陈子墨现在太仆寺的二号人物。

进来太仆寺,遇见的人纷纷见礼,都知道大唐第一词人是新任的少卿大人,即便没见过人也识得那身官袍。

目前太仆卿是由李俯(皇孙)挂职,并不真正管事,所以太仆寺主要是由另一位少卿大人在打理。

那位少卿大人表现的很友好,毕竟都知道陈子墨现在的地位不一般,背靠杨家和哥舒府,后台很硬。

况且太仆寺和其他衙门不太一样,目前主要就是管理畜牧业的,陈子墨也没有丝毫想夺权的想法,向另一位大人透漏一切照旧的意思,自己也乐得清闲。

一天是时间,陈子墨主要是熟悉环境,了解些太仆寺的主要职责等等。

大唐的畜牧业还算发达,主要以马、羊、驼、牛等,其中就重要的就是马。

太仆寺管理的重中之重也就是牧马业。

陈子墨暗道,自己替皇家养马,岂不是弼马温了。

大唐的牧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东至楼烦,都是绝佳的养马地。

据记载,西北各监牧的马牛羊驼数量时升时降,开元初是二十四万匹,开元末升至四十三万匹,而现在有三十七万匹,其中马就占了近一半。

大唐特别强调以法治牧,严格执法,有相应的法规制度作为指引规范,从而有效保证畜牧业的发展。颁布有《厩库律》,规定牲畜的饲养、管理和使用,还颁布了《厩牧令》、《太式》等有关厩牧事宜的专门法律。

所以,畜牧业的管理还是相当规范的。

太仆寺虽然管理官营畜牧业,但并不需要到当地牧场亲自放养。

每个牧场都设有牧监,有专门的放牧人,太仆寺的工作是负责统筹,因此陈子墨并不需要亲自跑到西北牧场去。

翻看各类记录档案,陈子墨看到,每逢战争多发季节,牧场的马匹数量大大减少,想来是有大量的马匹被征用作战马。

同时,战争结束后,战马报损率竟然有八成,这让陈子墨有些不理解。

他是待过陇右一段时间的,知道不可能有那么多战马会死在战场上,顶多三成罢了,而这里却记载了八成,太夸张了。

叫来寺丞解释这问题。

“大人有所不知,真正战死的战马确实只有三成罢了,其余的战马其实都是被贱卖或者宰杀处理了的,因此加起来总共有八成左右。”

“廖大人,这是为何,好端端的战马为何要贱卖和宰杀掉?”

战马对于古代来说,可是极其稀缺的战争资源,就这样被浪费肯定是不合常理的。

“大人,您刚到任应该还不清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马其实基本就废了,不得不处理掉。很多战马的马蹄磨损严重,根本没法子再用作战马了,跑起来都有些费劲。”

陈子墨听完,拍了下自己的脑袋瓜,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

唐代的马是没有铁蹄的,没有钉过马掌,因此战马跑的多了后,会对马蹄角质层造成磨损,磨损严重的话马就会感到疼,就没办法再奔跑了。

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待寺丞退下后,陈子墨提笔写了一封奏折。

这是一封普通的奏折,不直接送李隆基,而是先经尚书省再往上递。

内容很简单,只说发现马掌磨损严重,建议给马穿上鞋。

写完奏折后,陈子墨让人递尚书省,便下衙回家了。

直到两日后,陈子墨的奏折才从堆积的奏折中送到了李林甫的眼前。

“嗯?倒是有些意思。”

李林甫嘀咕一句,将奏折递给了一旁的王鉷。

王鉷摊开奏折,笑了。

“这个陈子墨,这是哗众取宠么,给马穿鞋,这不是胡闹么。”

说完,就要将手中奏折扔到那一堆驳回的奏折中,忽然顿了下。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重生成秦二世,开局激活吕布属性 大明:不装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人在民国:小弟有亿点点多 权倾朝野,从假太监被发现开始 穿越成范进,开局就中举 三国:不装了,其实我拿到了剧本 大武天候 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