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废除八股取士(2 / 2)
其他七人看到顾炎武这么说了,也都没有落后,纷纷跪地请朱阳晋皇帝位,以续大统。
别说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的什么思想启蒙。
再启蒙,他们也没有说不要皇帝。
他们的思想都是反专制而已,并不是反对帝制。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王夫之则是,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顾炎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没有一个是反对帝制的。
所以,这个时候顾炎武提出让朱阳做皇帝,一点毛病没有。
而且从阴暗的角度讲,黄宗羲的所谓天下之法不过是儒家之法而已。
普通的庶民百姓又有什么资格发出自己的声音,更不要说什么法不法的了。
归根到底还是文人之法。
反倒是王夫之和顾炎武更加现实一些。
朱阳看到跪在地上的众人,想了想也没有矫情,搞什么三辞三让的把戏。
朱阳用不着搞这些把戏。
“好,既然众卿如此情真意切,那孤就当仁不让,选择黄道吉日,孤就即大明皇帝位,昭告四方。”
八人都是一愣。
他们完全没想到朱阳索性便直接答应了。
难道不应该是推辞吗?
然后大臣再劝,朱阳再推辞。
大臣三劝,朱阳三推辞。
之后,才能即位。
不过,既然朱阳答应了,他们也没有办法了。
说出去的话总不能收回来吧,尤其是这种劝进的话,说出去可就收不回来了。
收回来那就是找死?
怎么,你在逗未来的皇帝玩吗?
是嫌自己脑袋在脖子上待的时间长了,想换个地方玩玩?
朱阳一挥衣袖,把众人扶了起来:“皇帝的事情,你们选个时间,到时候祭告天地祖宗就可以了,一切从简,无需太多繁文礼节,明白了吗?”
一个登基大典,不用搞得太复杂,朱阳也不许搞得太复杂。
众人闻言,互相看了一眼,只能点头应是。
“好,这个事情就算解决了,那么我们来议一下科举的事情吧。”
在众人说话之前,朱阳直接定了调子。
“首先一点,孤决定不再以八股取士,而是恢复旧时唐宋之制度,诸位以为如何?”
宋朝科举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和明法等诸科目。
唐朝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总体来说,唐朝科举的科目算是比较全的,而且后来设置了武科。
朱阳的目的便是科举多样化,筛选各种人才,诗词歌赋人才也要有,治国之才更要有。
诗词歌赋救不了国家。
一听朱阳要废除八股取士,众人都是一惊。
虽然他们八个人都认识到了八股取士的不足之处和危害性,可是八股取士是符合统治者需求的。
因为八股取士是把一个国家优秀的人才全都给限制在八股这个笼子里,让这些人再也没有心思去想起他的,更不要说去造反了。
农民造反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没有读书人的参与,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这一点,“十全皇帝”乾隆认识的很到位。
科举的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国家选材,而是让读书人都钻进八股的笼子里,维持统治者的统治而已。
他们没想到朱阳竟然有如此魄力。
屁话,朱阳当然有这样的魄力了。
在朱阳看来,把一个国家的读书人都限制在一个八股的小小笼子里,这气魄太小了。
也难怪大明要亡,也不怪那些读书人面对满清大军直接束手就擒。
八股培养出来的文人能有多少气节?
放开思想禁锢是必然的,这样才会让读书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至于说造反的问题?
只要老百姓能够吃饱饭,傻子才会造反。
而且朱阳也根本不怕造反。
因为朱阳的实力完全可以一人镇一国,谁想要造反随便造反,能杀了我算你们赢。
过了一会,还是顾炎武道:“八股害人,理当废除,然天下士人久困于八股之中,贸然废除,恐会引起士人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