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咫尺天涯(2 / 2)
“我们没有通知地下党,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进城的?”络腮胡子瞪着警惕的目光,逼问道。
思明急得嗓子眼都要冒火。此人怎么会如此呆板,怪不得会把事情弄到如此被动的地步。但此刻岂是说理时间?他压低嗓子,厉声说道:“千钧一发之际,你不必犹豫不绝,要么把我干掉,你们自己冲出去,要么相信我,跟随我冲出去。何去何从,尽快决断。”
络腮胡子正要答话,却听得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相信他,跟他走。”
说话之人正是斜靠在门柱上的那个人。
那三个人一听,马上回答道:“是。”其中一人俯下身子,小心地将那个人背起。
思明跨前一步,刚想从络腮胡子手里把自己的枪取回来,络腮胡子却用枪指住他:“走,给我们带路。”
思明哭笑不得。但转念一想,人家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行事谨慎一点,也是迫不得已。他眼看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知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就在络腮胡子的枪口之下,带着四个人走出死胡同,刚刚拐进另一条巷弄,就听见一片嘈杂的脚步声已经响到跟前。
思明的后背一阵冷汗下来,真是侥幸,哪怕再拖延数秒钟,他们就必死无疑。他见前后左右的便衣队员骤然增多,知道他们看到地上躺着的便衣队员的尸体,又不见了追捕对象,肯定会散开来搜索。在这个时候,他们必须先藏好自己,待便衣队员逐渐离去,再行出去。
这时,他正好看见旁边的一户人家,门台破败,积满灰尘,知道是无人居住,便翻墙进去,从里面把门打开,放四个人进去。关上院门之后,又很小心地打开房门,在各个房间搜索了一下,果然空无一人。
那名伤员已被平躺在地面上,三个人中,有两个人手里提着枪,一边一个守在院门两旁,另一人照顾着伤员。思明这才得以看清伤员的面容。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容貌清癯,颔下胡子老长。他知道这是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生活,不得已才蓄积的。
伤员的腹部位置包裹着厚厚的纱布,纱布表面渗满已经变成黑色的血迹。此时,他脸色苍白,已经虚弱到无力说话了。
他在省城准备启程的时候,老刘曾给他介绍过阳州地区的形势。知道是粟裕带领红军挺进师转战到此,播下了我党武装力量的种子。到现在,除了一支直属于阳州特委的游击支队之外,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一支规模大小不等的游击队,有的还有民兵队伍。
国共和谈失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大举进攻之后,阳州的国军和保安队也向游击队发动进攻。为了保存实力,游击队不得不压缩编制,退到大山之中,依托大山复杂的地形跟国民党军队周旋。眼前的这位伤员肯定身份不低,否则,游击队不会冒着巨大风险,强行送他进城就医。
此刻,不知为何,他的脑子里浮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他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巷子里的脚步声重新响起,还听到嘭嘭嘭的敲门声,这是便衣队进入百姓家中搜查。思明把站在院门后面的络腮胡子拉到一边,低声问道:“你们进城,打算在什么地方落脚?”
“是吴家骏吴医生家。”络腮胡子看了看伤员,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