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策论(2 / 2)
古代考这个策论,那是真的深不得,浅不得,要是写过了,过不到明天就进衙门里面去吃管家饭了。
所以郑尘在写的时候,还是规避了一些隐晦的东西,自己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可不愿得罪了李三郎。
郑尘拿起陈慕瑶凌菲他们为自己准备的吃食,美美的吃完以后,又继续看第二题。
这第二题,问的是“筹备饷银”。
看到这道题,郑尘头都大了。生活在前世那相对安逸的社会,郑尘以自己的能力和本事过得那叫一个顺风顺水。
前世的时候,国家征收的赋税就完全够了,根本不需要筹备什么饷银什么的。
但是在古代,水灾,虫灾,旱灾等等天灾人祸无数,难免会有国家要求筹备饷银的时候。
其实看到那个标题的时候,郑尘就已经有一些想法了。不过这个想法,那会真正得罪一些人的,他特别的犹豫。
仔细想了想,郑尘还是提笔写了起来。
第一点,郑尘提出来的是,官家老爷自发捐款。
当官的,有很多可都是有钱之人,如果要是能够鼓动他们捐款,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第二点,向商人们征收。
不过提到这一点,郑尘也写出了自己对商人的看法。也写出了已经独特的一些见解。
郑尘在写这第二点的时候,手有些抖,他这一搞可就得罪了不少人了。
陈家现在也可是商人之家,不过郑尘又提出了要提升商人一些地位的想法。
然后,第三点特意说明,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这也会无形提升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一定不能增加他们的赋税。
农村农民可是一国最大的生产力。
这一题,郑尘花费的时间同样很长。
锣鼓声已经响起了,郑尘还在拿着毛笔继续写。
之乎者也写不来,写论文,那是郑尘的强项啊!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中西医双料博士了。
石子介在锣鼓声响起以后没多久,他就交卷了。离开的时候,他看了看还在奋战的郑尘有些惊讶。
前两场,石子介出来的时候,郑尘早就没影了。他不由嘀咕道:“难道这策论并非郑兄所擅长的?”
嘀咕了一句,石子介摇头离开了。
同样奇怪的还有考官,他可是最清楚郑尘前两场考试的速度的,怎么到了第三场就那么慢了。
前两场考试如此惊艳的人,难道要折在这第三场了?
锣鼓声响起后一个时辰,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已经到了第二次的锣鼓声,郑尘还没有写完。
考官径直走到了郑尘的面前,敲了敲桌子道:“时间到了,该交卷了。”
郑尘看了看自己还没写完的考卷,又看了看外面的天气,最后又看了看考官,特别无奈的叹了一声。
然后,他把考卷递给了考官,考官看了一眼,只见在郑尘的这张考卷上,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字。
考官摇了摇头,带着郑尘的这张考卷离开了。
郑尘收拾好笔墨砚台,提着考篮离开了号舍。
这是他考得三场考试中最难的一场,不过他也算是在这一场考试中放飞了自我,结合前世的无数知识,畅所欲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