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2 / 2)
她的幺娘,就是连鱼儿,在张义富决定常驻棠金郡的时候,他们就在芙蓉城郊外买了个庄子,把孩子都带了过来。
连鱼儿大女儿张玉玲出生时候,正赶上张义诚得意的时候,张李氏回到张家村对她生了个闺女就极为不满,天天指桑骂槐的,搞得连鱼儿都快患上抑郁症了,后来在玉莞提醒下,张义富才把两人接了出来,慢慢调养,现在又恢复了当初那泼辣劲儿,特别是在二儿子张忠礼、小儿子张君礼这一对双生子出生之后,更加有底气了。后来张义诚流放,张仁齐和张李氏回到张家村也只能夹着尾巴过日子,连鱼儿在芙蓉城庄子上能够当家做主之后,更加硬气。
张义富帮着张义信一家管着田里的庄稼,连鱼儿也没有闲着,在玉岚出嫁之后,也在小张家的辣味作坊做到了大管事,负责着西荣府好几个作坊。
“哎呀,吃了饭就有些困了,出来之前鱼儿交代了今日要早点回去,三哥、忠义哥、莞妞儿啊,我就先走了啊。”
张义富看着张义信吃完东西魂不守舍、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他有话要与玉莞说,找了个借口就要出去,而林忠义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拉着正要离去的张义富,也找了个借口,勾肩搭背的离去了。
而清琪收拾了桌上的餐具、残羹也退了出去,书房中就剩下玉莞主仆和张义信了。
“爹爹可是有什么要同女儿说?”玉莞从清灵手中接过茶壶,亲手给张义信倒上了。
“云溪郡的事儿,你可知?”张义信看了一眼清灵,他不知道清灵有没有告诉玉莞,但玉莞这么晚还来书房找他,说明是有事要与他商量的。
“知道了。”玉莞点了点头,等着张义信继续说下去,她想看看自己爹是个什么想法。
“你觉得你大姐……你大姐有没有参与其中?”张义信问得有些勉强,在一个女儿面前说另一个女儿的不是,总觉得有些厚此薄彼。
“大姐现在是程家少夫人了,程老爷在带程夫人归隐的时候,曾经言明了,她可以参与到程家的生意中,帮扶姐夫。”玉莞没有指出玉岚有没有参与,而是给了张义信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其实为父也不愿意往那方面想,只是联想起来,确实同她脱不了关系,我虽然没有参与到你们最初创业,但这几年管下来,也觉得很不容易,想必当初你们更为艰难,这些产业不仅仅是我们家衣食来源,更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心血,她怎么忍心去破坏呢?这孩子原来不是这样的啊……”张义信低声说着,不知道是同玉莞说,还是同自己说。
玉岚是他的第一个孩子,除了叔礼,是他陪伴最多的孩子,他从军归来,仲礼、玉莞都已经长大,叔礼也很懂事了,说起来,他对玉岚的感情更为深厚,所以现在也特别痛心。
“既然爹爹都想到了,可有什么打算?”玉莞叹了一口气。
若是像张义诚那样的无关紧要的人,她还能下得了死手去对付,但玉岚是自己亲姐姐啊,对于张义信来说,还是亲女儿,更下不了手去对付啊。毕竟他们不是世家大户,彼此之间的亲情还是深厚的。
“你觉得他们为什么只在云溪郡,并没有在芙蓉城或是京城?”张义信脸上有着痛苦,但还没有失去理智,事情既然发生了,他们就不能逃避,只能去面对。
“或许是顾忌着爹娘,或许是顾忌着我和哥哥的身份。京城的话,程家不论财富还是势力都排不上号,以前兴盛的时候都掀不起浪花,何况现在还没落了。”玉莞早已经想通了这些利害关系,和张义信说了起来。
“这两个孩子,哎,若是有什么困难,只要开口了,我们又怎么会冷眼旁观呢?”张义信感觉更加心寒了,这让他想起了前一年为了玉岚还打上门去,他们都这么维护她了,为什么她还是不信任家人呢?
玉莞能够感受到张义信的情绪,等他平复了之后,才开口说道:“大姐嫁入程家的时候,川味的股份是给她做了嫁妆的,还有几个辣味作坊的股份,还有云溪郡边上的宅子、田地。这几年,一开始在程老夫人和程家二房设计下,卖了些田地、宅子补充家用,后来程家有难,又变卖了辣味作坊的股份,最后是卖了川味的股份……想来她的嫁妆也折腾得没剩下多少了,程家现在缺银子,那些手艺本就是大姐学会的,她拿来做生意也无可厚非……
虽说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在我们家这是不作数的,大姐既然遇到了困难,她自己找到了出路,我们也不应该拦着,我已经和清灵盘过了,云溪郡的产业也赚了不少钱,若是停了,左右也就是每年少赚几万两银子,正好我打算朝着南边和南江府那边发展,云溪郡的川味、辣味作坊停了,我们退出这边市场便是。只是村中的产业不能让旁人占了去,毕竟那是我们的根,村中也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叔伯婶娘。当然这样一来,我们和程家的合作就到此为止了,虽然协议还没到期,这违约银子赔上便是。”
听完玉莞所言,张义信吃惊的站了起来,他正在痛苦要和女儿、女婿在生意场上做对手,没想到小女儿竟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壮士断腕。
“爹爹可能很吃惊,但大姐终究是大姐,我们可是一母同胞的啊,这些黄白之物,还能赚啊,亏上几万两银子,我们家还是亏得起。”
玉莞见了张义信吃惊的样子,安抚道。
“你哥哥可曾知道?”张义信又平复了下心情,问了一句。
“前儿袁大夫人她们来谈配阴亲的事情时候,白嬷嬷带来了个消息,说是睿亲王快回来了,哥哥也在同行的队伍中,算着日子,估计还有半个月,就该到了,我就没有再传信给他,想来哥哥也是能理解的。”玉莞道。
“既然如此,明日将你二叔、幺爹还有管事们都叫来,我们商量个章程出来吧。”张义信叹了一口气,瘫坐到椅子上,烛光中,玉莞觉得他像是颓废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