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2 / 2)
六月底,正是热的时候,太阳晒得也是滚烫滚烫的,稻子经过一上午的炙烤,也是热气喷发,叶子和草渣扎得浑身又痒又痛,加上汗水也糊到一起,让一向怕热的玉莞看见水眼睛都绿了,恨不得跳到水里泡着。
“娘亲,好累啊,我们歇歇吧。”
玉莞招呼着李氏几人,从竹筐里拿出准备好的午饭。
李氏几人也是热到不行,身上的露水早已被太阳烤干,但汗水却又浸湿了头发和衣裤。李氏整理了下头上包的布巾,擦了擦汗水,让仲礼和玉岚也过来吃饭,几人草草吃过一顿后,就着树荫歇着凉。
今日老张家一个人都没来田里,因为忙着收稻子,李氏也没有时间去和旁人打听,几个孩子已经累得靠着田间的树干打起盹,李氏却还在计算着收割的进度,终于还是忍受着中午的困倦,下地继续收割,割完稻子还得捆稻子和拉稻子回去呢,她想在下午时候开始捆,他们才能在今天完成全部的活。
仲礼和玉岚看着李氏已经开始劳作,没有叫醒玉莞和叔娃,也跟着下地继续割稻子了。
玉莞醒来的时候已经快酉时了,而地里已经是一排一排的稻子,李氏三人正在捆稻子,在叔娃的要求下,玉莞抱着他也踏进还有些泥泞的田里,帮忙捆稻子。
捆稻子是一个很费力的过程。一般都是在早上或下午捆,因为田里露水大,稻穗脱落少。
李氏看着时间不早了,太阳已经开始西下了,她让仲礼带着玉岚他们继续捆稻子,而自己则往山路边开始担稻子,李氏挑着沉甸甸的稻捆,一闪一闪地在窄小的田埂上行走着,身子一下子左摇摇右晃晃,稍不小心,就会跌到田里面。
挑完了稻捆,李氏还是找张义富借了平板车往山上运,为了多拉些,她把板车四边用竹竿扎成一个口字形的大架子,然后仔细的码着仲礼他们递来的稻捆,如果码不结实,路稍稍一簸箕,稻捆就会掉下去,甚至翻倒在地,既浪费稻粒,又要重新装车。
车装好了,仲礼双手紧紧地握着板车把手,掌握着方向,李氏则用麻绳一头拴在板车的横木上,一头缠在自己的腰部,双手紧紧攥着麻绳,使出全身力气拼命拉着,而玉岚则在旁边帮忙推并扶着稻捆,避免掉下来。
玉莞背着竹筐,抱着叔娃也跟在后面。几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一趟拉回家,差不多耗费两个时辰,才拉上山。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李氏在坝子里把稻捆都卸下来,用荷叶遮好,等着第二天的铺场,不顾身体的疲累又把板车送回老张家,刚才借板车时候张李氏打量她的眼神,阴深深的,她可受不了。
李氏回家时候,玉岚已经煮了一道酸菜汤,炒了个素黄瓜,几人就着馒头就解决了晚饭,玉莞在做完饭后就烧了一大锅水,一天的劳累,需要热水澡才能解乏。今夜,她睡得很沉,都忘了夏日的炎热和山里的潮湿。
第二日,李氏很早起来,看着天色不错,把坝子里仔细打扫干净,因为坝子没有用石头平整,还是铺了层竹席,以免有碎石碎渣混入稻粒里面。
仲礼把从张大发家借的石碾子推过来,李氏和玉岚一组,仲礼和玉莞一组,轮换着压起稻子来。压过几遍后,几人又用扬叉翻动稻草,把下层没压到的稻草翻过来再压。压过的稻草,稻穗已经脱落,不过杂叶、碎草也很多,所以翻动的时候,几人都被扬起的灰尘、碎草扎的又痒又扎,太阳也晒得皮肤生疼,汗水也止不住的一直流,像在蒸锅里一样难受。仲礼看着玉莞的难受劲,心疼的一直用湿帕子给玉莞擦着汗水,惹得叔娃都吃醋了。
稻子碾好后,李氏带着仲礼又开始扫稻粒上的杂草枯叶。然后,把稻粒全部拢堆。正好来了几阵山里的大风,不仅把玉莞吹的个透心凉,也让李氏趁着风把稻子扬干净了。李氏再次把荷叶盖上稻粒,几人才有时间吃个晚饭。
如此几日,便可收仓了,石屋没有多余的仓库,李氏就在他们睡的屋整理了个干净的角落,用几个木桶把谷子收起来。
收仓那晚睡之前,玉莞揉着已经酸软的手臂,暗暗叹息,这农活真的不容易,特别是没有机器,也没有设备的时代,这时候,她才深深的明白,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