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重甲(1 / 2)
十四日,四更色稍稍麻亮时,魏越所部舍弃营地快马朝王庭靠拢,与张举派出的斥候相遇。
五更时,张修控制的王庭内武库开启,武库中的军械以及魏越自身储存在王庭的兵甲开始向城外运输,得到这批军械武装后,魏越的部曲才算恢复了完全体。只是这个完全体,距离魏越心目中的形象还差好大一截,本该在后续战争中完善,可美稷政变事起突然,现在他也只能凑合着用。
王庭、美稷这两座城邑的城墙并不算高峻,都是版筑而成的低矮土墙,高不过两丈,厚度一丈有余。
这种低矮城墙不需要云梯之类的大型攻城器械,光是常见的竹梯,甚至长枪就能送军士登墙而上。故而对于王庭、美稷这两座城池来,坚守没有任何的意义,野战胜败足以决定生死。
从昨日美稷叛军未能夺走有同谋响应的王庭一事中可以看出来,王庭中参与叛乱的贵族实际上只是部分,大部分贵族还是惜命的;而且美稷叛军本身就缺乏足够的准备和认知,这才错失了内外夹击一举夺下王庭的重要战机。
一车车的军械从城门口处卸下,魏越与张举蹲坐在火堆旁吃着简陋早餐,商议着后续战事规划。情况都摆在面前,主要就是魏越服张举再忍耐一阵,魏越的理由是充足的。
不仅有自己先带部曲与美稷叛军厮杀试试对方成色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打消张举亲自回五原郡调兵的念头。
“谋逆者构思已久,前有我酷烈杀戮草场管事,此事已让部分匈奴国人心生惶惶;后孟起兄率千骑来王庭,更是让做贼心虚者难以自安。是故,属国都尉丞征集匈奴义从入美稷城,谋逆者乘势聚众而起,猝然发难袭占美稷。”
魏越还有一些推断因素没有出来,比如美稷政变后剧烈的文化、经济矛盾。文化矛盾从张修杀呼征单于立羌渠单于开始这十多年时间里就开始产生、积累,随着单于一族更改刘氏开始集中爆发,文化矛盾与魏越没关系,是自然积累的矛盾。
而经济矛盾则与魏越存在直接关系,他弄出来的庞大商队足以改变王庭与各部贵族之间的势力均衡。背靠商队的单于一族和王庭方面只会一年比一年强盛,而其他被排挤的部族只会越来越衰弱。
这种情况下,越早发难越有把握,越是拖延下去,越就缺乏反抗的决心和力量。
美稷政变,某个意义上来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因为他魏越杀人过于随意,张举带千余部曲来王庭这两件事情给了谋逆贵族庞大的精神压力。随后因属国都尉因病离职,不知情的属国都尉丞动员军队时,给了匈奴贵族集结人手突然发难的机会。
“故而美稷城中叛军虽两三倍于王庭,却是猝然而起兵甲不备、节制不明之兵,我若阵脚不乱,彼辈难有作为。我若能寻得战机,未尝不能一战克定。”
“孟起兄,美稷叛军不足为虑。而我所虑还在左大部,左大部向来与王庭有隙,邪利出逃王庭直往左大部而去,想来左大部已然造反。孟起兄不妨试想一二,左大部若反,眼前当如何破局?”
魏越着右手伸出食指点了点张举胸口,又展臂指着王庭:“若杀孟起兄,则度辽军不足为虑;若进占王庭顺利诛杀单于父子,则南匈奴诸部必然集结麾下。今王庭还在我手,单于父子尚存,故左大部或许会反,或许不会反。不过,若是能擒杀孟起兄,一旦度辽军群龙无首,我若是左部王自然会提兵杀向王庭,争一争单于之位。”
“孟起兄驻守王庭,人在城在,度辽军不乱,左大部又岂敢倾尽全力来攻王庭?故,还请孟起兄深思,如今宛如当年河北战场时,敌众而我寡,乃同舟共济之时。可若貌合神离,绝无幸免之理!”
魏越着语气低沉,目光落在张举脸上,等待张举的回应。
张举只是一口口咬着风干牛肉嚼着,目光凝着不知道望着地上泥土、草芥在计算什么。
片刻之后,张举还是摇头:“或许左大部已出兵封锁,可困守王庭非我本意。若扬祖不嫌弃,今日你我一同出兵美稷。三五千杂乱胡骑,还不在张某眼中。”
“美稷叛军也不入我之眼界,我所虑还是王庭。就怕孟起兄部曲一出王庭,王庭中匈奴国人眨眼就易帜攻杀单于父子……眼前,守住王庭不失,重于收复美稷。”
魏越着左右瞥一眼,眨眨眼道:“此战我部独往,虽有风险,但还在可控范围内。王庭若失,万事皆休,还请孟起兄以大局为重。再……孟起兄所虑之事,或许另有转机。”
张举眨眨眼,也扭头看一眼四周,呼一口白气,神色晦暗不明:“扬祖此言何解?”
“别无他意,我只知子并非一无所知。或许,陈逸、王芬、许攸、襄楷等人会自取灭亡,而孟起兄拥兵塞外,子即便震怒,也只会故作不知。”
魏越着起身,将切块的肉干塞口中轻轻咀嚼,眯眼看着幽蓝的际,含糊不清道:“今日无云,也无大风,正好适合作战。孟起兄不妨移步城头,看某如何以力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