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避而不谈(2 / 2)
至于自己……魏越也不清楚究竟去哪里发展最好,这方面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不管去哪里,他都能看到数不尽的麻烦和隐患。好在他还有最少一年半的时间去考虑、布局,去研究分析政变的前后因果关系,甚至可以尝试阻止或延迟。
哪怕再延迟十年爆发政变,那时候的自己准备充分,足以在短时间内割据一方,进而捋顺内部,向外扩张,进而抚平四方。
“时不待我呀!”
伸个懒腰心中低呼,魏越收好金曹中储存的积压公函,这些都是历任的金曹掾、属根据当时的经济、财政形势撰写的政策。每一道公函都有其符合当前背景的意义,后人能领悟多少前人的用意,全靠钻研、分析了。
将公函收入木匣中放归原处,魏越不见何颙人影,就去了外袍穿上前去西阁寻找贾诩。
从太尉府中各曹堆积的历年文案资料中,魏越终于明白了一个之前想不明白的道理,那就是季汉为何人才不继。
不是益州的士族教育不行,也不是益州的土壤不够肥沃,而是这个地方封闭、偏僻,缺乏交流和底蕴,唯有各方英才汇聚、交锋砥砺的大城市,才能培养出眼界高远的人才,也只有中枢积累的庞大底蕴,才能迅速堆积出经验丰富的年青官吏。
所以诸葛亮、蒋琬这一批人逝去后,后面季汉的高层都缺乏足够的底蕴,缺乏足够大的眼界,眼中只有一亩三分地,这就是衰败的原因。
高屋建瓴,是一种积累的底蕴优势,这种优势不易复制。
现在的公府诸曹的掾属,长时间以治国的眼界来参与观政,并学习前辈的经验,所取得的进步自然是很大的。如贾诩,现在总管太尉府的日常运转,这种经历是无比珍贵的,让贾诩的手段无比的丰富,足以在任何场合迅速做出最适合的反应。
如张绣、曹操宛城之战,谁能想到张绣刚投降就立刻反叛?曹操想不到,张绣本人也没想到,曹操、张绣的部属也没想到,都事前没这个心理准备,也没有预防措施,所以险些一战将曹操报销在宛城。
若这一战干掉曹操,那曹操的名声就彻底毁了,后世三国第一逗比曹操怎么死的?是张绣投降,曹逗比入城问一句‘此城中可有妓女耶?’,睡了张绣婶子被张绣干掉,你曹操逗比不逗比?
而且其中值得推究的事情太多了,如果魏越自己投降曹操,当晚决定要反叛,第一件事情是干什么?是服自己的部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面才服这些人一起投降,转眼间又要劝这些人跟自己冒险,其中的难度该有多么的大!
更难的在于这些人已经投降,人生安全、富贵已经得到保障,还与曹操方面有了正式接触……谁能保证你找这些人商量反叛曹操的时候,这些人不会假装答应然后告密?
宛城袭击曹操之战,前前后后几乎是贾诩一个人操办的,这种极高的执行力和决断力,几乎称得上鬼神手段。
若不能拉贾诩上船,魏越能做的就是突然绑架,或刺杀……为了防止自己阴沟翻船,魏越准备能动手时绝不废话,让贾诩做个枉死鬼。
怀着敬畏与某种决然,魏越笑吟吟进入西阁,邀请贾诩一起在外面吃个饭,这种的要求,贾诩自然不会反对。反正是午餐便饭,稍稍充饥就好,下午还需要工作,自然不会吃喝铺张、浪费时间,完全就是一顿简便的午餐。
街道旁,酒肆中。
往来的客商、游学的士人、以及游侠在这处街边的酒肆中歇脚、用餐、聚会,各种低声议论嗡嗡入耳,内容话题从内廷道外廷,从凉州战事再到徐州平黄巾军之战,再到附近的暗娼价码,种种内容不一而足。
一处芦苇席子包围起来的隔间中,魏越与贾诩面对面而坐,贾诩如长辈那样关怀询问魏越工作中的各项问题,牢牢把握着话题主动权。
终于,府中诸曹掾属一个关于铸钱多寡的议论被魏越引申出来,询问道:“贾君,朝廷有意铸钱五亿,此绝非良兆。自太平道作乱以来,物价上涨虽有反复,亦两倍于初。多闻诸君言铸钱更不利于物价,皆论此事不吉,不知贾君有何看法?”
贾诩只是笑了笑,不做正面回答:“此尚书台事,不干太尉府事。况且,贾某也不善盐铁之事。”